在我国持续推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基于宏观经济中呈现出的“二元信贷”结构特征,本书首先聚焦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利用2007-202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从不同层面解读我国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基于资本配置效率与滋生风险隐患的双视角分析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产生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动态局部调整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厘清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双刃剑效应;其次,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梳理了我国当前新经济新形势下影子银行与金融创新的现状,并研究了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方法。最后,本文使用基于时间和频率的溢出方法,考察了中国非金融行业之间的收益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有针对性监管影子银行风险和政策制定部门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提供建议,为相关理论工作研究提供补充性的理论贡献和经验证据。
李雪莲,河北唐山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入选四川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领军人才-金融英才,西南财经大学“十佳”女教职工,“光华百人计划”学术A类人才。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四川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省市级及地方政府课题三十余项。在《经济研究》《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四部。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匿名审稿人和新加坡《国际经济与管理》期刊编委,担任学校教材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六次、第十七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宏观经济学会第十七次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研究贡献
第2章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影子银行
212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213金融开放
214风险溢出效应
215系统性金融风险
22文献综述
221影子银行的相关研究
222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相关研究
223金融开放的经济影响
224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研究
23理论基础
231金融发展理论
232金融监管套利理论
233金融创新理论
234金融脆弱性理论
235金融资源配置理论
236企业优序融资理论
第3章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特征事实
31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的原因
311信贷歧视下企业间融资能力差距显著
312金融行业利润率高企与非金融行业投资回报率低
313有效监管不足
32我国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的业务概况
321我国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
322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指标构建
323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总规模测算
33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异质性特征
331不同业务模式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32不同所有权性质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33不同资产规模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34不同行业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35不同地区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36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比
34不同影子银行化规模下企业的财务特征差异
35本章小结
第4章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经济影响的机制分析
41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机制
分析
411信贷歧视和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金融资源再配置功能
412基于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的金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413金融开放带来的影响
42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滋生风险隐患的机制
分析
421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杠杆率
422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风险承担
423金融开放带来的影响
第5章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
影响
51金融开放下信贷歧视与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金融资源再配置
功能
511研究假设
512研究设计
513实证结果
52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信贷融资与资本配置效率
521研究假设
522研究设计
523实证结果
53本章小结
第6章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分析
——基于企业视角
61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杠杆率
611研究假设
612研究设计
613实证结果
62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风险承担
621研究假设
622研究设计
623实证结果
63本章小结
第7章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分析
——基于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视角
71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711基于风险传染理论的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712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溢出效率频率特征
71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的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
72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721模型构建
722数据选取及说明
723实证结果
73金融开放带来的影响
731金融开放对行业间风险溢入效应的影响
732金融开放对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
733金融开放对行业间风险净溢出效应的影响
734进一步分析
74本章小结
第8章金融开放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分析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
81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811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进
812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813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
814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规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82测度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程度
821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822构建EVT-GARCH-CoVaR模型
823实证结果
83金融开放带来的影响
831金融开放对各行业风险值的影响
832金融开放对各行业条件风险值的影响
833金融开放对各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834进一步分析
84本章小结
第9章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91研究结论
92政策启示
9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