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幽梦影评注

幽梦影评注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清)张潮|校注:朋星
  • 商品条码: 978702019668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幽梦影》是清初文人张潮的代表作,亦为明

清小品文的经典。其笔墨淡雅,写透人生清欢;箴

言精妙,道尽世间意趣。更因其版式独特,收录众

多时人评语,与正文一并刊行,宛如今日之“朋友

圈”。美文缀以雅评,意趣盎然,故而流传广泛,

深受历代读者喜爱。


作者简介

朋星,1962年生,山东泗水人,文学博士。从事教育教学、文史研究等工作,兼及创作,出版学术专著《杜甫与先秦文化》、散文集《香台飞雪》等。

精彩导读
六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黄石闾曰:“事到可传皆具癖”〔1〕,正谓此耳。 孙松坪曰:和长舆却未许藉口〔2〕。 【注释】 〔1〕事到可传皆具癖:当是古人习语或联语。晚清倪星垣《联语粹编》卷七:“余尝师陈白崖先生联意为联云:‘事到无求方足乐,人非有品不能闲。’后阅《楹联类纂》,有联云‘事到可传皆是癖,人非有品不能贫’,两联较为匀称。” 〔2〕和长舆:和峤,字长舆,西晋大臣。《晋书》本传:“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杜预以为峤有钱癖。”因为和峤有“钱癖”,所以孙致弥(孙松坪)说,不能因为人不可以无癖,就为和峤那样吝啬的人找借口。 【点评】 花与蝶、山与泉等是铺垫,关键是要引出最后一句话:“人不可以无癖。”癖,就是嗜好,白居易说“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山中独吟》)。古代一些士人不落俗套,常有怪癖,癖中方显真性情;而庸碌之人四平八稳,泯灭个性,索然无趣。早在明代,就有两位文学家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袁宏道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瓶史·好事》)张岱则说得更透彻:“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祁止祥癖》)的确,“深情”与“真气”至关重要,有此才有“癖”“疵”,才有有趣的灵魂。 七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1〕,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2〕,真不若耳聋也。 黄仙裳曰:此诸种声颇易得,在人能领略耳。 朱菊山曰:仙老所居〔3〕,乃城市山林,故其言如此。若我辈日在广陵城市中〔4〕,求一鸟声,不啻如凤凰之鸣〔5〕,顾可易言耶! 释中洲曰:昔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6〕,以普门耳根为第一。今心斋居士耳根不减普门,吾他日选圆通,自当以心斋为第一矣。 张竹坡曰:久客者,欲听儿辈读书声〔7〕,了不可得。 张迂庵曰:可见对恶少、悍妻,尚不若日与禽虫周旋也。又曰:读此方知先生“耳聋”之妙。 【注释】 〔1〕欸(ǎi)乃:摇橹声,也指船歌、渔歌。唐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2〕诟谇(gòu suì):辱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妇女·寿母祸福不同》:“至江陵之与辽庶二母,同处一方,同时哭子,且夙隙纠缠,勃谿(吵架)诟谇,真皆不祥人也。” 〔3〕仙老:尊称张潮。《幽梦影》评语对张潮的称谓有多种,如心斋、山翁、山老、先生等。 〔4〕广陵:今江苏扬州。秦汉时称广陵、江都,隋唐时称扬州,明清设扬州府。 〔5〕不啻(chì):无异于。《尚书·秦誓》:“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6〕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圆通是佛教语,指本性清净、没有烦恼的境界。据《楞严经》记载,有二十五种(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关于圆通的论证,文殊菩萨裁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第一,即普门耳根为第一。普门,意指周遍圆通,又译无量门。耳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一。 〔7〕儿辈读书声:语出南宋倪思《经锄堂杂志》卷二《声》:“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落子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作茶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伊吾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未极其喜;唯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矣!”明陈继儒《读书十六观》亦曾引用此语。 【点评】 鸟、蝉、虫、雪等声,是各个季节、各种情境最有代表性的声音,平凡而动听,有如天籁。古代农业社会,如黄云(黄仙裳)所言,容易听到这些声音。进入城市时代,人与自然疏远,这些声音越来越难遇难求。但是,静下来,闲下来,听听这些声音,多有裨益。1924年2月,周作人写《北京的茶食》,就有这种体会:“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书摘插画


目录
目 次 前 言....................................... 001 卷 首 题词................................ 余 怀 001 《幽梦影》小序....................... 孙致弥 005 《幽梦影》小序....................... 石 庞 007 《幽梦影》题词....................... 王 晫 012 卷 上(一至一〇二则).......................... 015 卷 下(一〇三至二一九则)....................... 149 跋 《幽梦影》跋......................... 张 惣 290 《幽梦影》跋......................... 江之兰 292 《幽梦影》跋......................... 杨复吉 295 《幽梦影》跋......................... 葛元煦 297 附 录 《幽梦影》评语作者一览....................... 299 后 记....................................... 3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