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语译注

国语译注

  • 字数: 493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校注:薛安勤
  • 商品条码: 978702018473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5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薛安勤先生《国语译注》是一部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的优秀整理本。该书对原著进行了系统整理,每篇包含题解、原文、注释与白话翻译四部分。题解扼要阐明篇章背景与主旨;注释博采众长,训诂精当,对名物制度、典章地理的考释尤为明晰;白话译文则信达雅兼备,既忠实于古汉语原意,又流畅可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当代读者阅读这部先秦典籍的门槛。
作者简介

薛安勤,女,辽宁沈阳人,19414月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辽宁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

精彩导读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题解】 周穆王奉行穷兵黩武的政策,打算劳师远征犬戎族。他的大臣祭公对此不满,因而向他进谏。本文记述了祭公劝谏的内容和穆王不听劝谏的结果。 祭公的进谏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讲述周代先王的传统经验,以德服人,不轻易动兵;二是讲述先王规定的法制,对荒远地区的民族只要求保持名义上的宗主关系就行了。穆王不听劝告,结果威风扫地,“荒服者王”的制度永远被废弃了。 读这篇文章,有助于了解一些西周时代的典章制度。 本文层次清晰,结构严整,逻辑性较强。 穆王将征犬戎〔1〕,祭公谋父谏曰〔2〕:“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3〕。夫兵戢而时动〔4〕,动则威;观则玩〔5〕,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6〕:‘载戢干戈,载櫜弓矢〔7〕。我求懿德,肆于时夏〔8〕,允王保之〔9〕。’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10〕,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11〕,明利害之乡〔12〕,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13〕,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14〕,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15〕,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16〕。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17〕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18〕。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19〕。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20〕,邦外侯服〔21〕,侯、卫宾服〔22〕,蛮夷要服〔23〕,戎狄荒服〔24〕。甸服者祭〔25〕,侯服者祀〔26〕,宾服者享〔27〕,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28〕、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29〕,有不享则修文〔30〕,有不贡则修名〔31〕,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32〕,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33〕,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34〕!吾闻夫犬戎树惇〔35〕,帅旧德,而守终纯固〔36〕,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注释】 〔1〕穆王:即周穆王,姬姓,名满。犬戎:古代戎族的一支,周朝时居于我国的西部。 〔2〕祭(zhài)公谋父:穆王的卿士,周公的后代,名叫谋父。 〔3〕耀:明。观:示,给人看。 〔4〕戢(jí):收藏。 〔5〕玩,轻慢。 〔6〕周文公之颂:指《诗经·周颂·时迈》,这篇颂是称颂周武王的。周文公,即周公旦,谥号叫“文”。 〔7〕櫜(tuó):收藏甲衣和弓箭的袋子。这里是收藏的意思。 〔8〕懿:美。肆:陈。时:通“是”,这。夏:华夏,指中国。 〔9〕允:信。 〔10〕懋(mào):勉励。 〔11〕阜:盛多,丰富。 〔12〕乡(xiànɡ):通“向”,方。 〔13〕世:世袭。后稷:周的始祖,姓姬名弃。这里是以官名代替人名。后,君。稷,官名,掌管农耕。 〔14〕不窋(zhú) :弃的后代。用:因此。 〔15〕纂:这里指继续。绪:绪业,即事业。 〔16〕奕(yì)世:一代接一代。奕,重。忝:辱。 〔17〕辛:商纣王的名字。 〔18〕致戎:出兵。商牧:地名,指商郊牧野,今在河南新乡市北。 〔19〕恤:忧念。隐:痛苦。 〔20〕甸服:指天子直辖地区,约方圆五百里的区域。 甸,王田。服,服侍于天子。 〔21〕侯服:指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土地。 〔22〕侯、卫宾服:介于诸侯和边疆之间的区域。卫,保卫王畿的地区。宾,朝见。 〔23〕要服:指离王城二千里远的区域。 〔24〕荒服:指离王城四千五百里远的区域。 〔25〕祭:指供应天子每天祭祀所需的物品。 〔26〕祀:指供应天子每月的祭祀用品。 〔27〕享:献。这里指供应四季的享献。 〔28〕时享:宗庙四时的祭祀。古代帝王和臣民,都行时享之礼。 〔29〕修言:修改号令中不合理的地方。 〔30〕文:指国家的法令制度。 〔31〕名:指尊卑的名号。 〔32〕辟:法。 〔33〕大毕、伯士:犬戎族的两个君长。 〔34〕顿:舍弃。 〔35〕树惇:犬戎君长的名字。 〔36〕帅:遵循。守终:指守住终生入朝一次的职分。 【译文】 周穆王要攻打犬戎,祭公谋父规劝说:“不行。先王历来宣明德治不显示武威。兵器平时都收藏起来,有了时机才能动用,一动用就要显出威力;轻易显示武力,人们就会对你轻慢,对你轻慢就没震慑的威力了。所以周公的《颂》诗上说:‘收藏好戈盾,收藏起弓箭。我王讲求美德,美德遍布中国,我王一定能永保这种美德。’先王对于百姓,总是勉励他们修德,使他们性情敦厚,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富有,而且器物用具便利顺手,使他们明辨利害关系,用礼法教育他们,使他们致力于有利的事业而避开祸害,让他们感怀德政而惧怕威力,所以先王的事业能世代相承,发展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由弃稷开始世代相继为农官,服事虞舜、夏禹。等到夏朝衰败的时候,废掉了农官,不再理会农事。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失掉了农官的职务,自己逃到戎、狄之中,但对农业仍不敢怠堕,时时修德,继续奉行先王弃的事业,学习他的教导和法制,早晚谨慎勤劳,用朴实、笃厚的态度加以保持,用忠实、诚信的态度加以奉行;世世代代积有美德,从不辱没前人。到了周武王,他发扬前人的美德而且更加慈爱和善,事奉神灵,安抚万民,没有人不感到欢欣鼓舞。商纣王辛对百姓大施暴恶,百姓不能忍受,都乐于拥戴武王,这样才发兵到商郊牧野。这并不是先王崇尚武力,而是忧虑体恤百姓的痛苦,为民除害。 “先王的制度是:都城五百里区域内属于甸服,甸服外五百里属于侯服,侯服、卫服区域内的要定期朝见。蛮夷地区属于要服,戎、狄地区属于荒服。甸服地区要供给天子每天祭祀所需的物品,侯服地区的要供给天子每月的祭祀用品,宾服地区的要供给天子每季的享献,蛮夷要向天子纳贡,戎狄要臣服于天子,刚继位时朝见一次。每天一次供献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每月一次供献祭祀高祖、曾祖的祭品,每季一次供献祭祀远祖的祭品,每年一次纳贡,终生一次朝见天子,这些都是先王传下来的遗训。如果有不来供日祭的,天子就检查自己的思想;有不来供月祭的,就检查自己的号令;有不来供每季祭品的,就检查国家不甚适当的法令;有不来纳贡的,就检查不妥当的尊卑名号;有不臣服于天子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德行。依次检查完了,仍有不来供献朝见的,就检查刑法。于是有了处罚不祭的,诛伐不祀的,征讨不享的,谴责不纳贡的,晓谕不朝见天子的措施。因此,就有了惩罚用的刑法,有攻伐用的军队,有征讨的武备,有谴责的命令,有文告之类的文辞。如果公布法令、发出文告后还有不来供献朝见的,就进一步修德,也不轻易劳民远征。这样,近处的诸侯没有不听从的,远方的没有不归服的。 “现在,自从大毕、伯士死后,犬戎君长按照规定的职分来朝见天子,您却说:‘我一定要以不享献的罪名讨伐它,并向它炫耀武威。’这恐怕违背先王的遗训吧,这样‘荒服者王’的制度就将被废弃了。我听说犬戎的君长树惇,能遵循先人的德行,一直保持终世入朝的礼节,他将有办法抵御我们!” 周穆王不听劝谏,于是就攻打犬戎,结果只得到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的诸侯不来朝见天子了。书摘插画


目录
目 录 序/徐复 前言 卷一周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邵公谏厉王弭谤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穆仲论鲁侯孝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内史过论神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 卷二周语中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襄王拒晋文公请隧 阳人不服晋侯 襄王拒杀卫成公 王孙满观秦师 定王论不用全烝之故 单襄公论陈必亡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卷三周语下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 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鸠 宾孟见雄鸡自断其尾 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卷四鲁语上 曹刿问战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匠师庆谏庄公丹楹刻桷 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臧文仲如齐告籴 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 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文公欲弛孟文子与郈敬子之宅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里革更书逐莒太子仆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子叔声伯辞邑 里革论君之过 季文子论妾马 卷五鲁语下 叔孙穆子聘于晋 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诸侯伐秦鲁人以莒人先济 襄公如楚 季冶致禄 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 子服惠伯从季平子如晋 季桓子穿井获羊 公父文伯之母对季康子问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公父文伯之母论内朝与外朝 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公父文伯之母别于男女之礼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孔丘谓公父文伯之母知礼 孔丘论大骨 孔丘论楛矢 闵马父笑子服景伯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 附录 《国语》解叙/韦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