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问题研究——以诈骗类犯罪为中心

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问题研究——以诈骗类犯罪为中心

  • 字数: 11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金丹
  • 商品条码: 978752440269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13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分析无效法律行为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规则,为涉犯罪合同效力的正确判定提供甄别路径,以期推动“公权与私权平等受保护、私权优先保护”这一现代法治理念的落地。
作者简介
金 丹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毕业后在检察机关工作十二年,先后工作于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曾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全国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入库专家,多次获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等荣誉。现工作于大连大学法学院,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目录
目录导论一、涉犯罪合同效力认定的现状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 涉犯罪合同效力的现状检视第一节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观点梳理一、判定涉犯罪合同效力的“无效论”二、判定涉犯罪合同效力的“有效论”三、涉犯罪合同效力的立法变化第二节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基本立场一、“涉犯罪合同并非当然无效”的判例考证二、“涉犯罪合同并非当然无效”的正当性考证三、“涉犯罪合同并非当然无效”的域外法考证第二章 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基本理路第一节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方法论要素一、司法三段论的适用二、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基本模式三、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法律解释规则第二节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基本路径一、《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是连接公私法的“纽带”二、《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的属性为“授权解释条款”第三章 合同无效规则引致刑法规定的分析逻辑第一节合同无效规则的引致功能一、合同无效规则引致功能的具体解释方法二、合同无效规则引致功能的具体适用第二节《刑法》规定被引致进入《民法典》无效规定的判断逻辑一、《刑法》规定属于《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的强制性规定二、涉犯罪合同效力的判定仍需以民法无效规则为基准依据第三节刑法上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发现一、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界定二、发现《刑法》上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方法第四章 涉犯罪合同无效判定的民法规范基准第一节虚假表示行为规则下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一、虚假表示行为的构成要件二、虚假表示涉犯罪合同的效力判定三、虚假表示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的适用界限第二节违背公序良俗规则下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一、违背公序良俗行为要件二、违背公序良俗涉犯罪合同的效力判定第五章 我国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司法模式评价与选择第一节我国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司法模式的评价一、“先刑后民”司法模式对涉犯罪合同效力影响的评价二、“先民后刑”司法模式对涉犯罪合同效力影响的评价三、“民刑并行”司法模式对涉犯罪合同效力影响的评价第二节我国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司法模式的选择一、“先刑后民”对涉犯罪合同效力的影响二、涉犯罪合同效力判定司法模式的适用建议结论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