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量子光学:第二次量子革命

量子光学:第二次量子革命

  • 字数: 391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美]皮埃尔·梅斯特雷(Pierre Meystre)
  • 商品条码: 97871117898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量子光学研究的诸多方面。第1~6章介绍了量子光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和全量子理论,处理量子开放系统的基本方法,以及量子测量。第7~11章介绍了腔量子电动力学、光力系统、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量子光力学。第12章展望了量子光学和光力学在引力波探测、基本物理量检测、暗物质搜索、地球物理监测和超精密时钟等方面的应用。本书无论是对希望了解量子光学基本概念的初学者,还是对希望从事量子光学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皮埃尔·梅斯特雷(Pierre Meystre),博士,国际知名的量子光学专家(理论物理学家),现任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学特许任教教师,并担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学和光学科学的名誉校董教授、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和物理里根教授。他还是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士,并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曾担任顶级物理学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主编,美国物理学会原子分子光物理分会主席。<br />梅斯特雷的研究领域涵盖理论量子光学、超冷原子科学和量子光力学,他在这些领域发表了超过300篇高影响力论文,是国际量子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与默里·萨金特三世合著了经典教材《量子光学基础》,此外,他还撰写了权威专著《原子光学》。他的研究成果对现代量子信息科学和光学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美国资深科学家的研究奖、美国光学学会的R. W. 伍德奖,以及威利斯·E·兰姆激光科学与量子光学奖。
目录
译者序<br />前言<br />致谢<br />第1章 半经典原子——光相互作用1<br /> 1.1 多极展开:一个简要的总结1<br /> 1.2 洛伦兹原子3<br /> 1.3 两能级原子6<br />  1.3.1 哈密顿量6<br />  1.3.2 光学布洛赫方程8<br />  1.3.3 弛豫机制9<br />  1.3.4 密度矩阵方程10<br /> 习题12<br /> 参考文献14<br />第2章 电磁场量子化15<br /> 2.1 量子简谐振子15<br /> 2.2 电磁场量子化18<br />  2.2.1 单模场18<br />  2.2.2 多模场19<br /> 2.3 量子场的态21<br />  2.3.1 热平衡下的单模场21<br />  2.3.2 相干态23<br />  2.3.3 压缩态25<br /> 2.4 光电探测和关联函数31<br />  2.4.1 吸收探测31<br />  2.4.2 平衡零拍探测32<br /> 2.5 准概率分布34<br /> 习题38<br /> 参考文献39<br />第3章 Jaynes-Cummings模型40<br /> 3.1 量子光学的核心40<br /> 3.2 量子拉比振荡43<br /> 3.3 塌缩与恢复43<br /> 3.4 单模自发辐射45<br /> 3.5 重复场测量46<br /> 3.6 量子拉比模型47<br /> 习题51<br /> 参考文献51<br />第4章 复合系统和量子纠缠53<br /> 4.1 EPR悖论53<br /> 4.2 量子纠缠54<br />  4.2.1 施密特分解与最大纠缠55<br />  4.2.2 纠缠的单配性56<br /> 4.3 贝尔不等式58<br /> 4.4 量子密钥分发62<br />  4.4.1 BB84协议62<br />  4.4.2 不可克隆定理63<br />  4.4.3 量子隐形传态64<br /> 习题65<br /> 参考文献66<br />第5章 耦合库68<br /> 5.1 自由空间中的自发辐射68<br />  5.1.1 自由空间中的模式密度69<br />  5.1.2 自发辐射的Weisskopf-Wigner理论69<br />  5.1.3 超辐射与亚辐射71<br /> 5.2 主方程72<br />  5.2.1 阻尼谐振子75<br />  5.2.2 Lindblad形式78<br />  5.2.3 Fokker-Planck方程78<br /> 5.3 朗之万方程组80<br /> 5.4 蒙特卡罗波函数84<br /> 5.5 输入-输出理论方法86<br /> 习题89<br /> 参考文献90<br />第6章 量子测量91<br /> 6.1 冯·诺依曼公设91<br /> 6.2 测量的反作用92<br />  6.2.1 标准量子极限92<br />  6.2.2 量子非破坏性测量94<br /> 6.3 连续测量96<br />  6.3.1 连续投影测量96<br />  6.3.2 半正定算子测量97<br />  6.3.3 连续弱测量98<br />  6.3.4 场的连续测量99<br /> 6.4 指针基底101<br /> 习题103<br /> 参考文献103<br />第7章 调控环境——腔量子电动力学105<br /> 7.1 自发辐射增强和抑制105<br />  7.1.1 原子-腔系统的主方程105<br />  7.1.2 弱耦合机制107<br />  7.1.3 强耦合机制108<br /> 7.2 微波激射器109<br /> 7.3 色散区域114<br /> 7.4 电路QED117<br />  7.4.1 LC电路量子化117<br />  7.4.2 超导量子位120<br />  7.4.3 场-量子位耦合123<br /> 7.5 Casimir力125<br /> 习题126<br /> 参考文献127<br />第8章 光的力学效应129<br /> 8.1 半经典原子——场相互作用的回顾129<br /> 8.2 辐射压力和梯度力130<br /> 8.3 耗散133<br /> 8.4 原子衍射135<br />  8.4.1 Raman-Nath机制136<br />  8.4.2 布拉格机制137<br />  8.4.3 施特恩-格拉赫机制138<br /> 8.5 自发辐射139<br /> 8.6 原子干涉仪140<br /> 习题143<br /> 参考文献144<br />第9章 激光冷却146<br /> 9.1 多普勒冷却146<br /> 9.2 西西弗斯冷却148<br /> 9.3 亚反冲冷却152<br /> 9.4 腔冷却154<br /> 9.5 边带冷却156<br /> 9.6 蒸发冷却159<br /> 习题160<br /> 参考文献160<br />第10章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162<br /> 10.1 现象学162<br /> 10.2 囚禁势阱中的BEC165<br /> 10.3 薛定谔场量子化167<br />  10.3.1 Hartree近似171<br />  10.3.2 准粒子173<br /> 10.4 光晶格上的超冷原子175<br /> 习题180<br /> 参考文献181<br />第11章 量子光力学183<br /> 11.1 经典分析184<br />  11.1.1 稳态现象:光学弹簧效应186<br />  11.1.2 延迟的影响:冷阻尼187<br /> 11.2 量子理论189<br /> 11.3 超越基态191<br />  11.3.1 线性化耦合191<br />  11.3.2 二次耦合194<br />  11.3.3 极化子谱194<br /> 11.4 光力学探测的标准量子极限196<br /> 11.5 超冷原子200<br /> 11.6 功能化和混合系统201<br /> 习题202<br /> 参考文献203<br />第12章 展望205<br /> 12.1 万有引力206<br />  12.1.1 引力波探测206<br />  12.1.2 等效原理的检验210<br />  12.1.3 平方反比律的检验211<br />  12.1.4 引力引发的退相干212<br /> 12.2 暗区213<br />  12.2.1 与光子的耦合214<br />  12.2.2 原子干涉仪搜索215<br />  12.2.3 腔光力搜索216<br /> 参考文献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