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环境生态学 (李洪远) 第三版
字数: 397
出版社: 化学工业
作者: 编者:李洪远//单春艳|
商品条码: 9787122482914
适读年龄: 12+
版次: 3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环境生态学》(第三版)针对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特点,系统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全书共分为15章,第1章对环境生态学做了引导性介绍,第2~8章介绍了普通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第9~11章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及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第12~14章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人工生态系统重建,第15章介绍了全球生态系统危机与治理策略。本书内容新颖、结构合理,增加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应用案例,突出了新版教材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各章均配套有拓展知识、课后复习、课后练习及推荐阅读文献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均可获取。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及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洪远: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所长。研究领域: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植物入侵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绿地与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精准核算,生态规划与评价等。
目录
1 绪论 1引言 1学习意义 1学习目标 21.1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1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21.1.2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21.2 环境生态学的范畴 31.2.1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1.2.2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51.3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61.3.1 生态学61.3.2 环境科学71.4 环境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91.4.1 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91.4.2 环境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学91.4.3 环境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91.4.4 环境生态学与保育生态学101.4.5 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101.4.6 环境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101.4.7 环境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10课后复习 10课后练习 11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1参考文献 112 生物与环境 12引言 12学习意义 12学习目标 13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 132.1.1 生态因子的概念132.1.2 生态因子的分类132.1.3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32.2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142.2.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42.2.2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142.2.3 生态幅152.2.4 限制因子162.2.5 生物内稳态及耐受限度的调整162.3 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72.3.1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72.3.2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12.3.3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42.3.4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92.4 个体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案例 33课后复习 33课后练习 33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34参考文献 343 种群结构与动态 35引言 35学习意义 35学习目标 363.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363.2 种群空间格局 363.2.1 空间分布类型363.2.2 集群和阿利氏规律383.3 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 393.3.1 种群密度393.3.2 出生率和死亡率393.3.3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393.4 种群生命表 403.4.1 简单生命表的一般构成403.4.2 动态生命表413.4.3 静态生命表413.4.4 综合生命表423.5 种群的增长模型 423.5.1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423.5.2 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433.5.3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443.6 种群的数量变动 453.6.1 季节波动463.6.2 年际波动463.6.3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463.6.4 种群的暴发463.6.5 生物入侵463.7 种群的调节 473.7.1 种群调节与调节因素473.7.2 外源性因子调节学说473.7.3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483.8 种群的生态对策 493.8.1 生活史493.8.2 能量分配原则493.8.3 繁殖策略493.9 扩散和迁移 513.9.1 主动和被动扩散513.9.2 迁移523.10 种群动态理论的生态学应用 523.10.1 生态位理论523.10.2 生活史理论533.10.3 小种群动态533.10.4 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53课后复习 53课后练习 53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53参考文献 544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55引言 55学习意义 56学习目标 564.1 种内关系 564.1.1 种内竞争564.1.2 密度效应574.2 种间关系 584.2.1 种间竞争584.2.2 捕食604.2.3 寄生604.2.4 共生614.2.5 他感作用614.3 协同进化 624.3.1 竞争物种间的协同进化624.3.2 捕食者与猎物间的协同进化624.3.3 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624.3.4 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624.3.5 寄主与寄生物的协同进化634.4 种群相互作用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 634.4.1 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634.4.2 病虫害防治64课后复习 66课后练习 66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66参考文献 665 群落的性质与时空格局引言 67学习意义 67学习目标 685.1 群落的概念和性质 685.1.1 生物群落的概念685.1.2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685.1.3 生物群落的性质695.2 群落的组成与数量特征 705.2.1 群落的种类组成705.2.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705.3 群落的种间关联和相似性 735.3.1 种间关联735.3.2 群落相似性745.4 群落的结构 755.4.1 群落的结构要素755.4.2 群落的垂直结构765.4.3 群落的水平结构765.4.4 群落的时间格局775.4.5 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775.4.6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775.5 群落的动态 805.5.1 演替的概念805.5.2 演替的类型815.5.3 演替的特征825.5.4 演替系列835.5.5 演替的方向855.5.6 演替顶极学说855.5.7 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86课后复习 88课后练习 88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88参考文献 886 植被的分类与排序 90引言 90学习意义 90学习目标 916.1 植物区系统计 916.2 植被分类系统 926.2.1 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926.2.2 植物群落的命名936.2.3 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简介936.3 植被的排序 946.4 群落与植被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案例 95课后复习 96课后练习 96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96参考文献 967 生态系统基本原理与功能 97引言 97学习意义 98学习目标 987.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987.1.1 生态系统的概念987.1.2 生态系统的特征987.2 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997.2.1 生态系统开放性原理997.2.2 生态系统时空结构性原理1007.2.3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原理1007.2.4 生态系统反馈性原理1017.2.5 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1017.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027.3.1 能流模式与特征1027.3.2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1047.3.3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1067.3.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1067.3.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研究1077.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097.4.1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1097.4.2 水循环1107.4.3 气体型循环1117.4.4 沉积型循环1127.4.5 有毒物质循环1147.5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157.5.1 物理信息1157.5.2 化学信息1157.5.3 行为信息1157.5.4 营养信息1167.6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流动 1167.6.1 物种流动的基本概念1167.6.2 物种流动的特点1167.7 生态系统服务 1167.7.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1167.7.2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1177.7.3 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1187.8 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案例 120课后复习 120课后练习 120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20参考文献 1208 地球上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121引言 121学习意义 121学习目标 1228.1 地球生态带的分布和特征 1228.1.1 极地/亚极地带1228.1.2 北方带1228.1.3 湿润中纬带1228.1.4 干旱中纬带1238.1.5 冬季湿润亚热带1238.1.6 终年湿润亚热带1238.1.7 热带/亚热带干旱带1238.1.8 夏季湿润热带1238.1.9 终年湿润热带1248.2 海洋/海岸生态系统 1248.2.1 海洋环境特征1248.2.2 河口生态系统1258.2.3 红树林生态系统1268.2.4 滩涂湿地生态系统1288.3 淡水和沼泽生态系统 1298.3.1 河流生态系统1298.3.2 湖泊生态系统1298.3.3 沼泽生态系统1308.4 陆地生态系统 1318.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1318.4.2 森林生态系统1328.4.3 草地生态系统1348.4.4 荒漠生态系统1358.4.5 苔原生态系统1368.5 人工生态系统 1378.5.1 农业生态系统1378.5.2 城市生态系统1398.5.3 道路生态系统143课后复习 145课后练习 145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45参考文献 1459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146引言 146学习意义 146学习目标 1479.1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479.1.1 景观结构1479.1.2 景观功能1489.1.3 景观动态1499.2 景观要素与结构 1509.2.1 斑块1509.2.2 廊道1509.2.3 基质1519.2.4 景观结构分类1529.3 景观格局特征 1539.3.1 景观格局类型1539.3.2 景观对比度1549.3.3 景观连通性和连接度1549.3.4 景观粒度1559.3.5 景观多样性1559.3.6 景观异质性1569.4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579.5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1579.5.1 生态系统管理1579.5.2 土地利用规划1589.5.3 景观生态规划1599.5.4 自然保护区规划1619.6 景观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案例 162课后复习 162课后练习 162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62参考文献 16210 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163引言 163学习意义 163学习目标 16410.1 生态系统健康 16410.1.1 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16410.1.2 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16410.1.3 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16510.1.4 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16610.2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 16610.2.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16610.2.2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16710.2.3 生态系统管理不同尺度的数据基础16910.2.4 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16910.2.5 生态系统评价方法17010.3 宏观尺度生态系统管理途径 17110.3.1 生态保护规划17110.3.2 生态网络规划17210.3.3 生态红线制度17210.3.4 生态补偿制度17310.3.5 生态影响评价17310.3.6 生态功能区划17410.3.7 生态风险评价174课后复习 175课后练习 175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75参考文献 17511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176引言 176学习意义 176学习目标 1771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1771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7711.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用途17811.2 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 17911.2.1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17911.2.2 种群和物种的保护18011.2.3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与管理18011.2.4 景观尺度上的保护与管理18311.2.5 生物进化与生物地理学尺度上的保护18411.3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18411.3.1 生物多样性监测18411.3.2 生物多样性评价18511.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18611.4.1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18611.4.2 生物多样性管理187课后复习 187课后练习 188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188参考文献 1881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189引言 189学习意义 189学习目标 19012.1 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 19012.1.1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19012.1.2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19212.2 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 19412.2.1 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19412.2.2 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9512.2.3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9512.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与方法 19712.3.1 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和机理19712.3.2 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程序20012.3.3 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20112.4 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0312.4.1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20312.4.2 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20412.4.3 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20512.4.4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20512.4.5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206课后复习 206课后练习 207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207参考文献 20713 受损生态系统修复 208引言 208学习意义 209学习目标 20913.1 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20913.1.1 受损生态系统20913.1.2 生态修复的内涵20913.1.3 生态修复技术21013.2 受损水域生态系统修复 21113.2.1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21113.2.2 湖泊生态系统修复21213.2.3 小流域生态修复21313.2.4 地下水生态修复21413.3 污染土壤生态系统修复 21513.3.1 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物理修复21513.3.2 污染土壤生态系统化学修复21513.3.3 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生物修复21613.4 废弃地生态修复 21713.4.1 矿山废弃地21713.4.2 采石场废弃地21913.4.3 城市工业废弃地22013.4.4 农业弃耕地22113.4.5 垃圾处理场废弃地221课后复习 222课后练习 222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222参考文献 22214 人工生态系统重建 224引言 224学习意义 224学习目标 22414.1 生态重建的概念 22514.2 农业生态系统重建 22514.2.1 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22514.2.2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重建22714.3 城市生态系统重建 22914.3.1 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22914.3.2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重建23014.4 道路生态系统重建 23114.4.1 道路建设对道路生态系统的影响23214.4.2 道路生态系统的生态重建232课后复习 234课后练习 234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234参考文献 23415 全球生态系统危机与治理策略 235引言 235学习意义 236学习目标 23615.1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3615.1.1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3615.1.2 臭氧层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3915.1.3 土地退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3915.2 全球生态系统面临新的危机 24115.2.1 大气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115.2.2 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115.2.3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315.2.4 生境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4315.3 全球性生态系统治理策略 24415.3.1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24415.3.2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246课后复习 248课后练习 248在线习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248参考文献 24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