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体与社会(2025年第2辑)(总第38辑)

新媒体与社会(2025年第2辑)(总第38辑)

  • 字数: 47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谢耘耕|
  • 商品条码: 978752285930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 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 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 源集刊。 《新媒体与社会》2025 年第2辑(总第38辑)“学术 前沿”专栏从不同维度回应 当前的学科前沿话题,包括 舆论传播的人工智能颠覆性 重构,地缘政治下国际传播 认知共同体的逻辑、意蕴及 形成实践,大众情绪传播的 日程设置。特别策划“人工 智能”专栏结合新时代的技 术发展趋势,探讨了平台的 人工智能披露义务与网络虚 假信息治理责任、AIGC时 代多模态虚假信息的识别与 人机协同核查、技术崇拜与 社会临场感对虚拟数字人接 纳度的影响、人工智能生成 内容可信度评估,等等。“ 健康传播”采用定性或定量 研究方法,将医学研究成果 进行传播学转化,包括对全 球健康传播研究的知识脉络 与学术地图的分析、对基于 EPPM模型的父母对男孩接 种HPV疫苗意愿的双重感知 的研究、对健康信息过载与 网络疑病症间的双重路径的 探讨等。“学术沙龙”博采众 长,从多个视角关注新媒体 与社会的相关问题,包括探 讨中国微短剧在越南的精准 传播进路、移动媒介的驯化 与师生权力关系协商、社交 媒体中偶遇式信息接触对高 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研 究,等等。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 关注传媒领域的发展与变革 ,不断探索新的媒介现象, 发掘新的研究路径,重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守正与创 新相统一,为新媒体研究提 供交流平台。
目录
学术前沿 舆论传播的人工智能颠覆性重构——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赵曙光 周珏 凸显的间性:地缘政治下国际传播认知共同体的逻辑、意蕴及形成实践 卿志军 大众情绪传播的日程设置——基于短视频平台媒体的研究 刘俣孜 赵云泽 人工智能 平台的人工智能披露义务与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责任 杜智涛 张伊晴 AIGC时代多模态虚假信息的识别与人机协同核查 林爱珺 姜泽宇 技术崇拜与社会临场感对虚拟数字人接纳度的影响——基于公众感知与情感生成的实证研究 庞华 赵静媛 形式信任与递进归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信度评估 杨艳妮 武雷龙 向安玲 张家铖 虚拟技术下的跨次元行为:虚拟主播粉丝关注意愿驱动机理 李峻岭 AI知我心:大语言模型语用动机识解能力的实证研究 毛延生 王一航 著作权法上GAI生成内容的定性 张俊发 健康传播 全球健康传播研究的知识脉络与学术地图——基于SSCI文献的实证分析 戴骋 基于EPPM模型的父母对男孩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双重感知 张殿元 张良悦 傅梓麒 困顿还是回避?健康信息过载与网络疑病症间的双重路径——反刍思考与健康信息回避的中介效应 王浩宇 王弋戈 郑博文 陈静茜 健康类网络迷因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 乔飞 刘嘉韵 学术沙龙 地方叙事与地方再生产:中国微短剧在越南的传播进路探析 张国涛 詹欣 教室里的平板:移动媒介的驯化与师生权力关系协商 许加彪 白植丹 社交媒体中偶遇式信息接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林靖 张盼盼 场景可供性视角下日本茑屋书店经营策略 刘锐 王平 中国荒漠化治理故事海外传播的共情叙事 秦静 杨晨 数字田野中的认知重构:小红书平台中美用户“赛博对账”的跨文化叙事 芦思宏 赵薇 徐东雨 数字迁徙者的平台化跨文化适应行为研究: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的网络民族志观察 吴潇阳 算法主导下的流媒体电影研究 李芳芳 陈瑛 “造船出海”:数字游戏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梁娜妮 王奕懿 苏敏 可供性视角下展演空间重构和实践嬗变——对短视频生态中展演的分析 王飞 林佳怡 吴倩 Table of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