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政课教学的黏性设计(原理与方法)

思政课教学的黏性设计(原理与方法)

  • 字数: 3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丙元|
  • 商品条码: 97875227532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思政课有效教学应遵循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研究,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应秉持的基本理论原则的建构,不仅必要,而且之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走深走实格外重要。本书基于黏性理论的基本理念,聚焦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思维方式的重构和思政课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理,针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进行了方法论上的理论探索,研究了思政课黏性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主张只有增强教学的黏性,思政课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进而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力。本书剖析了黏性思维之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积极启示意义,论证了思政课在进行教学黏性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究了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应贯穿的理论主线、基本逻辑、主要着力点及其实践方法论,旨在阐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可遵循的基本科学规律,以及思政课教师应掌握的新的教学思维方式。“黏性教学”是笔者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种教学学术探索,也反映了笔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行动自觉。
作者简介
刘丙元,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省级“名师送教”师资库专家。现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4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90余篇。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16项。长期从事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
目录
绪论第一章 何谓思政课教学的“黏性” 黏性理论及其基本特征 思政课教学何以需要增强黏性 思政课黏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指向 思政课教学黏性的具体表征第二章 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教学的黏性设计须坚持目标导向 思政课教学的黏性设计应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须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黏性教学设计要凸显思政课的生存论意义 黏性教学设计最终要落脚到发展学生的行动力第三章 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应贯穿的理论主线 思政课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图式” 课程教学逻辑与学生自我建构逻辑融合 教师教学主导与学生学习主体相统一第四章 思政课黏性教学整体性设计的着力点 提升教学的学生成长问题针对性设计 增强教学内容的学生切己性设计 强化学生介入教学情境的主动性第五章 思政课教学黏性整体设计的实践方法论 强化教学内容的“学生切己性”整体设计 强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维空间性整体构建 强化学生动脑动心的学习主体性氛围整体营造 强化学生学习考核的成长性整体导向 强化思政课黏性建设多元主体行动的整体探索第六章 课堂教学黏性设计的几条路径 “六点教学法”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善用知识缺口”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生活化解读”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生动细节呈现”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讲故事”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第七章 话语建构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话语建构之于思政课教学黏性的意义 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并理解学生的话语 思政课教学话语建构的基本着力点第八章 思维能力培养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思维能力培养:思政课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从学生的自我发展出发: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命题到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脚手架”第九章 情感教学与思政课教学黏性设计 思政课应准确把握情感的教学逻辑 思政课情感教学要贯彻正确的基本教学原则 思政课情感教学需运用好基本的情感心理发展规律第十章 有组织教研机制创新与思政课教学黏性建设 思政课有组织教研应坚持的态度 思政课有组织教研应坚持的原则 思政课有组织教研机制创新的基本着力点 思政课有组织教研机制创新的条件保障第十一章 思政课教学学术发展与教学黏性建设 深化教学学术:思政课专业水准建构的基本行动保障 如何有效教学:思政课教学学术的问题逻辑 集体行动自觉:教师建构思政课教学学术的实践路径结语 教学研究与实践需要想象力参考文献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