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 字数: 413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衣若兰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1710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史与性别文化有何关系?女性入史的传统至明清时代有何传承与变革?清代史家是如何编辑采摭前朝女性入正史《列女传》中的?《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尝试从性别的视角,分析《明史·列女传》之建构,探讨女性如何被男性史家表述,及此表述如何在中国史传传统与明清女性传记书写风气下,交织而成。此书的创新点在于,将以往纯以文本视角研究的女性传记,带入史学史范畴来进行讨论。作者从“史学”与“性别”两个切入视角,深入讨论如何看待《明史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形象建构。作者从第一章有关《明史列女传》的版本编纂过程讨论,便体现了这样的讨论态势,她认为传记书写背后所代表的是时代当下的氛围与社会形构,而版本之间的殊异,更象征着时代脉动之演进与编纂者之采选。而在后面几章的论述中,作者剖析了女性传记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是如何在清代官方与文士有意的形塑之下,成为符合意识形态之范式的。除此之外,此书更是首次提出了“女性史学史”的概念,在本书处理女性如何被选入《明史列女传》的过程之中,也试图找出女性在历史中的复杂定位,以及提供女性史未来的研究取径。
作者简介
衣若蘭,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Clare Hall)博士后。曾任剑桥大学历史系、爱丁堡皇家科学院(Royal Society)、新加波国立大学、日本奈良女子大学、中央研究院、比利时根特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女性史、明清社会文化史、中国史学史。著有《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从列女传到妇女史》(2023.5将在台湾出版),发表《论中国性别史研究的多元交织》、 “A Woman Determined to Die” 等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1第一章 文本成型:《明史?列女传》的纂修20第一节 从万斯同《明史》稿到四库本《明史》20一、万斯同《明史》稿本的编修25二、王鸿绪《明史稿》的进呈30三、武英殿本《明史》的刊行36四、余音——四库本《明史》的修订40第二节 《明史?列女传》的演化46一、《明史》诸稿《列女传》的演变46二、传记资料的编采56第三节 《明史?列女传》的构成64一、传记体例65二、身份背景与地域分布69三、道德事迹类型79四、叙事结构与笔法87第二章 彤管可风:中国女性史传编纂的传统99第一节 从记录女人到为女性作传100一、先秦文献记载的女性100二、“传”“传记”与“列传”105三、“列女传”的出现111第二节 正史《列女传》的编写119一、历朝《列女传》编撰的形制120二、诸史《列女传》选录的主题128第三章 闺范足式:明清女性传记的书写151第一节 文人女性散传的著述151一、明清女性散传写作的发展151二、各式文体的女性散传155三、女性传记繁盛原因初探169四、明清女性散传与《明史?列女传》的编采175第二节 传记体女教书籍的编辑192第三节 官私明史的女性记载209一、官修史书的女性记录209二、私修明史中的女性传记218第四节 地方志书的女性传记228一、明清方志编修的发展228二、方志女性传记的标准化231三、《明史?列女传》参酌方志史料举隅245四、小结251第四章 青史留名:旌表制度与《明史?列女传》的编纂254第一节 性别、阶级与典范:明代的女性旌表255一、明代旌表制度的“男女之别”256二、女性旌表的“常殊之分”与“贵贱有别”267第二节 另一种旌表:史传写作与女性垂名274一、旌表与历代国史的纂修274二、《明史?列女传》的编纂与明代的女性旌表277三、女性入正史的意义285四、小结294第五章节烈为高:《明史?列女传》女德采摭的特殊化296第一节 被隐没的贤妻与母仪298一、“不再模范”的妻母:史传中女性典范的转变298二、明清时人记述的“妇道”与“母道”302三、“贤”、“慈”纳入“贞孝”314第二节 烈女传记与亡国叙写319一、明清书写女性节烈的风气320二、烈女事迹与亡国书写335结论356征引书目375后记4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