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双元,曾任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南京师大国际交流学院常务副院长。1997年赴澳工作,先后担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jiaoyu部中文教育督导、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jiaoyu部中国战略合作中心主任,另担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博士论文审阅导师。目前担任澳大利亚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主任、中澳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出版著作多种,如《宋词与佛道思想》《唐五代词纪事汇评》《趣说人间好诗词》《一日看尽长安花:伟大唐诗诞生记》等。
猫作为宠物被大众所接纳一般是在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中产阶层家有余粮和闲钱的时代。经济水平决定生活模式,所谓“仓廪实而养宠物”也。
宋代是市民有资格、有心情豢养宠物猫的时代。
宋代经济发达,生活方式领先世界,人们对宠物十分关爱。也许今人于猫之宠,不管是老舍还是海明威,都比不过一个宋代的小市民。宋代的第三产业就包括宠物经济,而猫则为宠物首选,开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 城里已有了养猫护猫产品的专营市场。
宋末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就记录了当时临安城里活跃的宠物小商品市场,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等商品与服务。专家认为,宋人已有宠物美容的概念,“改猫犬”很可能是给宠物猫、宠物犬做美容。
宋代的猫文化甚至比现代人更“讲究”,今天就说一个细节:宋人有文化的家庭如果要领养一只小猫,不能叫“领养”,而是得用“聘”这个雅致的专用词汇。这可不是“招聘”一个洗碗工或“粗使丫头”的“聘”,而是“明媒正娶”、迎回一位“黄花闺女”或领养一位贵胄义子的“聘”,其礼仪过程复杂而有趣。
今日先给各位看官讲一段新鲜出炉的“猫本生”故事,仿自宋话本小说之《碾玉观音》〔1〕,该故事包含了宋人“聘”猫的诸多有趣的仪式,也书写了宋代一对小人物的恩怨情仇,可称作一部古代动物版“江湖恩仇录”。古籍中关于猫的知识比较烦琐且模糊,为了避免“知识铺陈加典籍考据等于催眠”,我采用了仿宋话本的形式讲述这个故事,诸多关于“宋猫”和“国猫”的历史知识将包含于其中,且容在下慢慢道来。
.今古狸奴来候场
各位不妨随我骑马进入北宋一百二十万人口的开封府大都市圈,或者打个“驴的”来到八十万居民居住的南宋临安府主城区,摄影镜头对准一位家境颇为优裕的小户人家后生,如影随形地盯着他,请他介绍宋代城市居民“聘”猫的过程。
按照宋代话本原汁原味的模式,我得先引用若干首咏猫诗词来“候场”,也就是等待其他看官陆续进入说书的“瓦子”——相当于宋代的“直播间”,希望各位看官耐心阅读这些诗词。这第一首定场词《西江月》乃明末清初诗人朱中楣所作:
弥月狸奴堪玩,新池鱼婢应忙。时时偷觑水中央,或在蔷薇架上。卧似绿茵滞雪,嬲(niǎo,戏弄)疑锦幔飞霜。穿林个个梁清香,扑着虫儿谁让。
词中“狸奴”指小猫,词作写的是才满月的小白猫跑东跑西、窥鱼捕蝶逮虫子的瞎忙乎劲儿,非常可爱,诗中有画,如在眼前,但这首词不如宋人张良臣《山房惠猫》写得好:
从来怜汝丈人乌,端正衔蝉雪不如。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
一、猫的江湖:当古人准备聘一只狸奴
(动物版“江湖恩仇录” 特立独行的猫 寻梦聘猫记)
二、犬声高吠:风雪夜归的生命应答
(寒夜闻犬吠 一条小狗扣开人类的家门 宠物界的“顶流”)
三、螃蟹的盛宴:舌尖上的味觉革命
(从水里爬上饭桌 从“堪食”到“疯狂” 中国人把吃蟹玩成了艺术)
四、龙的神话:权威、信仰与民间重塑
(大泽走龙蛇 龙入帝王家 龙王是个苦差事)
五、天马的传奇:帝王雄图与文士情怀
(寻找天马的千年历程 马背上的帝国争战史 从马背上滑落的八旗子弟)
六、乌鸦的坠落:神鸟如何跌下神坛
(太阳里飞出一只神鸟 “三足乌”崇拜 失势的乌鸦不如鸡)
七、月兔之谜:性别、神话与长生信仰
(生育和制药的神话 一场蟾兔赛跑 弱者的生存智慧)
八、蛇的千年变奏:从图腾到文化符号
(古人相见先问“蛇” 最浪漫的“控蛇运动” 一条游入中华文化的白蛇)
九、猿猴的两副面孔:神圣、荒诞与人性镜像
(一声猿啼动真情 南方有只“三不猴” 三教争聘孙悟空)
十、驴背上的中国:谪宦诗心与庶民生计
(从一带一路走来的驴子 魏晋流行“驴鸣” 驴背是zui好的写诗台)
十一、老牛的眼睛:农耕文明的沉默见证者
(盛世图景一头牛 牛背上驮起农业社会 君子、仙客与禅者)
十二、吉羊之义:从三牲之首到儒家人格符号
(温柔与牺牲 诗意就在羊群间 生肖羊是什么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