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刑罚的生成嬗变与转型(以收所习艺为中心)

清代刑罚的生成嬗变与转型(以收所习艺为中心)

  • 字数: 42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姜翰|
  • 商品条码: 978752275021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护理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 各省通设罪犯习艺所,首提 “收所习艺”,用以表达“收 入习艺所学艺做工”的含义 。本书以“收所习艺”为研究 对象,在充分挖掘档案、政 书、方志、日记、图像等文 献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 收所习艺”的产生、发展与 演变,揭集清代面对传统刑 罚失灵与外来理念冲击下的 刑罚的生成、嬗变与转型。 在此过程中,“收所习艺”的 制度与实践逐渐成为清季变 法修律,尤其是刑罚演变过 程中不可忽视的本土资源。 借助“收所习艺”,清代最终 实现了刑罚策略从“明刑”向 “隐刑”的转变,完成了刑罚 体系从身体刑向自由刑的转 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 关于清代刑罚变迁的整体性研究 二 关于清代刑罚变迁中刑罚、人物与机构的专题研究 三 关于清代刑罚变迁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史料 第一章 治盗之废弛:收所习艺的制度动因 第一节 治盗的制度传统:以收充警迹为例 一 收充警迹的制度设计 二 收充警迹的地方实践 三 收充警迹的缺陷弊端 第二节 治盗的制度变迁:以锁带杆礅为例 一 锁带杆礅的生成、扩散 二 锁带杆礅的律例分析 三 锁带杆礅的适用、管理与成效 四 锁带杆礅的性质、功能 第二章 良法与弊政:收所习艺的兴起与衰落 第一节 收所习艺的产生:以陈宏谋为中心 一 收所习艺的制度构想 二 收所习艺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收所习艺的制度化 一 收所习艺的制度起点:苏州府长、元、吴三县的实践 二 收所习艺与地方拘禁秩序:以拘禁设施为切入 第三节 收所习艺的昙花一现 一 收所习艺的“黑狱化” 二 收所习艺的制度反思 第三章 民间与官方:收所习艺的复兴与发展 第一节 民间的应对:善堂的收所习艺化 一 砭愚订顽:甪直迁善局 二 习艺迁善:杭州迁善所 第二节 官方的因应:收所习艺的恢复与扩散 一 收所习艺适用范围的扩张 二 收所习艺省级推广的变革 第四章 除旧与布新:收所习艺与旧有刑制之变革 第一节 收所习艺与军、流、徒刑之变革 第二节 收所习艺与笞、杖刑之变革 第三节 收所习艺与酷刑之废除 第四节 收所习艺与《大清现行刑律》刑罚体系 第五章 承继与断裂:收所习艺与近代刑制之确立 第一节 《刑律草案》(稿本,1905) 一 《刑律草案》(稿本,1905)的发现与考证 二 《刑律草案》(稿本,1905)的刑罚体系 三 《刑律草案》(稿本,1905)的废弃 第二节 《刑律草案》(1907) 一 《刑律草案》(1907)的告成与签注 二 《刑律草案》(1907)的刑罚体系 第三节 《修正刑律草案》(1910) 一 《修正刑律草案》(1910)的出台 二 《修正刑律草案》(1910)的刑罚体系 第四节 《钦定大清刑律》(1911) 一 《钦定大清刑律》(1911)的颁布 二 《钦定大清刑律》(1911)的刑罚体系 第六章 本土与外来:收所习艺的机构定型 第一节 收所习艺推广的变革:制度性推动 第二节 收所习艺机构的改造:罪犯习艺所 一 天津与保定:直隶罪犯习艺所的筹建 二 建筑与运营:直隶罪犯习艺所的革新 三 中心与边缘:直隶罪犯习艺所的影响 第三节 收所习艺机构的升级:模范监狱 一 罪犯习艺所的制度弊端 二 模范监狱的创建与发展 结语 附录 清代永远监禁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