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摇渡

小摇渡

  • 字数: 89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 作者: 郑春霞|
  • 商品条码: 978751786635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外公告诉我:“如果你在 脸上画一个‘苦’字,那么你 的心里会更加苦。”这是他 从他外公那里听来的话。八 岁的外公离开母亲与兄弟姐 妹,被因战争丧子的外公外 婆“借”为儿子。他伴着外公 的奖状和那艘作为奖品的渡 船长大,从外公手里接过那 支摇船的橹,也接过外公的 责任与担当。现在,外公把 他和他外公的故事讲给我听 ,于是那艘琥珀一样发着光 的小船,又载起新一轮的勇 气和希望……
作者简介
郑春霞,浙江三门人,居杭州。高校教师,教育学博士。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从事散文、评论、儿童文学创作,著有《中国妈妈的亲子课》《中国妈妈的唐诗课》《中国妈妈的国学课》等。
精彩导读
我们全家的命运起源于 一条渡船。 我的祖祖辈辈,无论父 系还是母系都生活在一个叫 作高枧的村庄。我问过郑老 师(郑老师是我们村走出去 的作家,现在是老家的作协 副主席)高枧是什么意思。 郑老师告诉我,枧就是引水 的长竹筒或木管子。我小时 候就喜欢我们村庄的名字。 这名字里面似乎流淌着高山 流水的意蕴。郑老师还告诉 我,我们的祖先名郑虔,世 称郑广文,从河南被贬到这 里。我见过高枧村祠堂供奉 着的郑广文的塑像,文质彬 彬,气质非凡。 我和郑老师是同乡同村 人,我们整个村庄都姓郑。 郑老师在诗歌里面写道: 从前,我们毗邻而居, 炊烟爬到屋顶上, 手牵手奔跑。 题目是《陌生的邻居》 。郑老师和我的父辈年纪相 仿,从我奶奶家穿过一个路 廊(路边的歇脚处)就是他 的家。尽管此前我们未曾谋 面,我们屋顶的炊烟却早已 成了好朋友。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来 ,高枧并不算是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海游,是县城的 中心镇。我爸爸八岁就来到 县城,居住在这里。这就要 说到那只改变我们全家命运 的渡船。 我的太婆,也就是我爸 爸的外婆,我奶奶的妈妈, 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她去世 了。她的美貌可以从我奶奶 和我姑妈还有我堂妹的脸上 看到。但是,我们家族的老 辈人说,谁都没有你太婆好 看。传说太婆的牙齿是嘹齐 嘹齐(整齐)、哝细哝细( 小巧)的,她的眼睛又大又 翠(瞳色黑),鼻头一支生 (直直的一条),又挺又灵 巧。但她红颜薄命,而且子 嗣艰难。好不容易与第二个 丈夫生了个儿子,养到十几 岁,儿子当了海盗,被打死 了。不久,丈夫也死了。 她孤苦无依,嫁了第三 个丈夫。这第三个丈夫,是 个摇渡船的。人们叫他船老 大。船老大人活络,船撑得 稳,胆子又大,被解放军看 中,带到了舟山。舟山群岛 一带水势凶猛,船老大摇起 渡船,平稳又灵活,躲过敌 人的枪林弹雨,把解放军送 到安全的地方。在著名的舟 山战役中,船老大立了个三 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海游镇 政府送给船老大一条崭新的 渡船,让他在一个叫作新港 的地方摆渡,以此为生,安 度晚年。政府还给了船老大 一个后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 并进入国营单位工作的名额 。 这在当时,是天上掉下 的特大好事。这好事落到了 我爸爸头上。由于太公太婆 没有儿子,他们便决定从我 奶奶生的儿子中挑选一个来 当儿子。其实隔代了。我奶 奶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大伯 是长子,当时已经是劳动力 了,而两个叔叔都还小,只 有我爸爸是最佳人选。于是 ,爸爸八岁就离开了亲娘和 故乡,来到了三四十里以外 的县城,住在他的外公外婆 家里。 对我爸爸而言,这是一 生的痛、一生的苦、一生难 以忘记的离别。他八岁过去 的时候,太公已经老了,摇 渡船的工作就由他来做。太 婆由于头一个儿子惨死,对 我爸爸的教育极其严苛,生 怕他做坏事没了命。爸爸的 童年是灰暗的,孤苦伶仃, 没有父母,更没有童趣。冬 天,渡船被冰冻住,他要用 自己的体温把缆绳捂暖后再 解开;早起的客人见没有人 摆渡,就自己撑着渡船到对 岸去,船留在那里,爸爸只 好脱了鞋子蹚过冰冷的河水 ,把渡船摇回来。 等我和弟弟出生的时候 ,爸爸已经在那个国营厂上 班了,妈妈也成为那个厂的 家属工。爸爸和妈妈是出了 名的刻苦肯干。爸爸爱争气 ,肯钻研,虽然没有什么文 化,常被厂里的高中生们取 笑,但他很快就学会使用仪 表车、铣床、镗床、刨床, 还学会了开模具、刻模子。 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八十年代时,得了一对铁壳 热水瓶作奖品,上面写着“ 奖给先进工作者郑有水同志 ”。他一直舍不得用,放在 妈妈陪嫁的开门箱里,说等 我长大了,给我当嫁妆。我 从小就对那对热水瓶有着莫 名的好感,后来,它们果真 成了我的嫁妆。八十年代的 商品,质量是一流的。 妈妈是农民,我和弟弟 的户口是跟随妈妈的,因此 我们家有三人份的田地。爸 爸妈妈除了在厂里上班,还 要回家做农活,爸爸还接了 私活。那时候刻模子很好赚 钱,我记得,时常半夜三更 了,爸爸还在刻模子,一刀 一刀,认真而细致,不敢出 丝毫差错。妈妈陪在旁边, 给爸爸炖桂圆肉或者核桃老 酒鸡蛋羹。 我们家的田就在大湖塘 ,就是现在的心湖这一块。 P3-6
目录
第一章 故乡是一种痛 第二章 借我一个儿子 第三章 漫长的八岁过完了 第四章 我来到了上海 第五章 我是小摇渡 第六章 转战麒麟山 第七章 媛媛姐不哭 第八章 像一棵树,长在了这里 第九章 原来我也有故乡 尾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