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2024-2025)

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2024-202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李海舰//张友国|
  • 商品条码: 978752285809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皮书成果,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集全所 之力原创的“发展规划蓝皮书”第四部,是落实中 国社会科学院构建“三大体系”、建设新型国家高 端智库、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 展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引领 学术前沿,聚焦重大问题,促进交叉融合,服务国 家战略,力争打造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促共进 、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教咨刊一体化发展的智库成 果。 本书牢牢把握“四新一高”即新发展阶段、新 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 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国家有关重点专项规 划、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凝聚数计经所全所研究 力量,发挥数技经所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领域众 多的优势,变研究力量碎片化的劣势为综合研究能 力强的显著优势,变指头为拳头,推动基础理论研 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有助于数技经所聚焦 研究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力打造代表国家 队水平的标志性、引领性、首创性研究成果,全面 提升全所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应用,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加强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Ⅰ 总论 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海舰 Ⅱ 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篇 2 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郑世林 3 评估结构性减税降费的宏观经济效应 段梦 4 定位建设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周勇 5 以文化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张延群 马致洁 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万相昱 张琦 7 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肖寒 8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胡洁 9 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 程远 10 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唐跃桓 11 进一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钟洲 12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张容嘉 Ⅲ 改革开放与激发活力篇 13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定位及三个重大变化 冯明 14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李兆辰 15 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闫强明 张辉 16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冯烽 17 以高水平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双双 18 以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 罗朝阳 19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张慧慧 20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李莹 21 RCEP关税削减的动态影响分析 娄峰 22 高质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董婉璐 23 建立“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系统 吕峻 Ⅳ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篇 24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王宏伟 魏德林 25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杨博旭 26 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 高洪玮 27 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庄芹芹 28 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 吴滨 韩学富 29 推进科技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朱承亮 30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许雪晨 31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沈梓鑫 32 以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内卷式”竞争 赵奇锋 33 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效率 刘建翠 Ⅴ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篇 34 发挥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 蔡跃洲 35 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彭绪庶 36 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 左鹏飞 王海州 37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李雯轩 38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胡安俊 39 以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班元浩 40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端利涛 41 以智慧城市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李文军 张铎 42 积极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 马晔风 43 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白延涛 Ⅵ 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篇 44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张友国 45 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刘强 46 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王恰 47 以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焦云霞 48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蒋金荷 49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潘晨 50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进机制 王喜峰 51 优化完善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 陈星星 张天睿 52 消除重污染天气效果评估 李玉红 苗吉超 53 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 朱兰 54 激活碳排放数据要素潜能 陈楠 55 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孙博文 Abstract Conten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