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五版)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五版)

  • 字数: 66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王万良//王铮|
  • 商品条码: 978704065385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5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是解决复杂工 程问题的重要工具,是许多 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 。读者通过学习本书,能够 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 了解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些最 新的前沿内容,为深入研究 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奠定基 础。 全书共12章,分别为人 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研 究领域、知识表示与知识图 谱、确定性推理方法、不确 定性推理方法、搜索求解策 略、进化算法(包括遗传算 法、差分进化算法、量子进 化算法)及其应用、群智能 算法(包括粒子群优化算法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蚁 群算法)及其应用、机器学 习、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 络(包括神经元模型、BP 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 络)及其应用、深度学习与 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卷积 神经网络、胶囊网络、循环 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 自编码器、受限玻尔兹曼机 )、大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附录中给出了本书实验指导 书。本书为新形态教材,通 过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本书重 难点视频及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主要作为计算机类 、自动化类、电气类、电子 信息类、机械类等专业高年 级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是 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 业学习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 教材,也适合希望掌握人工 智能技术的研究人员与工程 技术人员自学。由于书中几 大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可以 容易地根据课程计划学时选 择部分内容学习,仍可保持 课程体系结构的完整性。
作者简介
王万良,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浙江省杰出教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1.1.1 智能的概念 1.1.2 智能的特征 1.1.3 人工智能 1.1.4 专用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1.2.1 孕育(1956年之前) 1.2.2 形成(1956-1969年) 1.2.3 艰难发展(1970-2010年) 1.2.4 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 1.2.5 发展期(2011年至今) 1.3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 1.4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 1.4.1 符号主义 1.4.2 连接主义 1.4.3 行为主义 1.5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 1.6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知识表示与知识图谱 2.1 知识与知识表示的概念 2.1.1 知识的概念 2.1.2 知识的特性 2.1.3 知识的分类 2.1.4 知识的表示 2.2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 2.2.1 命题 2.2.2 谓词 2.2.3 谓词公式 2.2.4 谓词公式的性质 2.2.5 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方法 2.2.6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的特点 2.3 产生式表示法 2.3.1 产生式 2.3.2 产生式系统 2.3.3 产生式系统的例子——动物识别系统 2.3.4 产生式表示法的特点 2.4 框架表示法 2.4.1 框架的一般结构 2.4.2 用框架表示知识的例子 2.4.3 框架表示法的特点 2.5 语义网络表示法 2.5.1 语义网络 2.5.2 基本命题的语义网络表示 2.5.3 连接词在语义网络中的表示方法 2.5.4 变元和量词在语义网络中的表示方法 2.5.5 语义网络表示法示例 2.5.6 语义网络的推理过程 2.5.7 语义网络表示法的特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