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两汉流贬制度与文学研究

两汉流贬制度与文学研究

  • 字数: 358
  • 出版社: 武汉大学
  • 作者: 凌云|总主编:尚永亮
  • 商品条码: 978730724507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与文学的双 重视角考察两汉时期的流贬 制度、流贬规律及相关文学 书写,深入探究流贬事件的 构成要素、主要类型、法律 性质与地位,兼及流贬的主 要程序、流贬前后的处置措 施等,通过定量分析,厘清 两汉流贬事件的时空分布、 流贬者的身份类型及流贬原 因,并对流贬文人的拟骚创 作、士人心态与文化内涵作 出新的解析。
目录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学术回顾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两汉流贬的类型与性质 第一节 两汉流贬的构成要素与历史渊源 一、流贬的构成要素 二、流贬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两汉流贬的主要类型 一、汉代官爵制度简述 二、流放的主要类型 三、贬官的主要类型 四、贬爵的主要类型 五、暂不纳入考察的几种情形 六、两汉流贬类型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两汉流贬的法律性质 一、流放的法律性质 二、贬官与贬爵的法律性质 第二章 两汉流贬的主要程序 第一节 流贬命令的产生 一、由监察和司法系统产生 二、由其他途径产生 第二节 流贬命令的下达 一、命令下达的形式 二、命令下达的程序 第三节 流贬命令的执行 一、流放命令的执行 二、贬官、贬爵命令的执行 第三章 两汉流贬的处置措施 第一节 流放者的处置措施 一、徙边者的处置措施 二、谪戍者的处置措施 第二节 贬官、贬爵者的处置措施 一、贬官者的处置措施 二、贬爵者的处置措施 第三节 流贬者的回归 一、流放者的回归 二、贬官者的回归 三、贬爵者的回归 第四章 两汉流贬者的分布规律 第一节 两汉流贬者的时间分布 一、流贬人次的时间分布 二、流贬类型的时间分布 第二节 两汉流贬者的空间分布 一、整体空间分布 二、流贬类型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两汉流贬者的身份类型 一、身份类型数量统计 二、不同身份类型的流贬措施 第四节 两汉流贬者的流贬原因 一、流贬原因分类说明 二、流贬原因分布情况 第五节 两汉文人流贬情况定量分析 一、流贬文人的时间分布 二、流贬文人的空间分布 三、流贬文人的身份类型与流贬原因构成 第六节 两汉各朝流贬情况 一、西汉各朝流贬情况 二、东汉各朝流贬情况 第五章 骚体与两汉流贬文人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以“骚”为体:两汉流贬文人的文体选择 一、宣寄情志:两汉流贬文人的创作意图 二、长于抒情:两汉骚体的文体功能 三、失志之怨:骚体的文体意味 第二节 以屈为镜:两汉流贬文人的形象塑造 一、屈原的原型形象特征 二、拟骚文本中的主体形象塑造 第三节 两汉流贬文人的个体意识与自我表达 一、专制政权下两汉流贬文人的现实处境 二、两汉流贬文人个体意识的发展与呈现 三、“怨而且怒”与隐微的表达空间 附录:两汉流贬文人纪年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