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叶,在清季“西学东渐”的社会历史图景下,西书译介活动较前期更为活跃,西方学科新知日益传入,近代生理学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经引介入华。《体用十章》即系迄今可见最早的汉译自西方底本的近代生理学专著,该文本由博济医局于1884年刊行,国人孔庆高笔译,医师嘉约翰(John Kerr)校正;底本著者系英国著名生物学者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该译著的出版意味着近代生理学知识体系在华的系统性引入,系中国近代生理学科史之重要开端。然迄今为止,学界对此书缺乏应有的论述,有关晚清生理学史的研究性论著中亦未谈及此书。作为首部近代生理学译著,《体用十章》被历史掩埋的现象值得关注,故作整理与研究。研究对《体用十章》译本在华的学术地位、英文底本及版次、口述笔译者、译介原因、术语译介方式及特征、内容流传与影响情况予以深入考察,以期揭示出此书未被后世广泛关注的原因,进而由此阐释多维度社会因素于异质思想文化交流过程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