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 ·行动 · 品格:思想政治教育运动机制新论

知识 ·行动 · 品格:思想政治教育运动机制新论

  • 字数: 157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王亚鹏
  • 商品条码: 97875720193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中有18处使用了“系统”概念,特别是在方法论板块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研究不多,尤其是对于系统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的研究更加薄弱。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是通过认知触发受教育者的品格变化和行动指向,并同时培养情感、增强意志、坚定信念,再进而深化认知和指导行动,不断往复螺旋式上升。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实体范畴应该关涉知识(学科知识)、行动(触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行动)、品格(形成稳定内在品质)、教育者(家庭学校等机构,直接承担对象是父母、教师等,但本质上是国家和社会)、受教育者(社会中人)。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体现了受教育者品格养成的规律性认识,它包括知识、行动、品格、教育主体四个基本的概念范畴,书稿主要围绕这四个核心要素是如何在受教育者观念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来展开相关论述。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的相关概念、核心要素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 二、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的核心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及其运作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论 三、知识社会学理论 四、品格德性理论 五、心理学相关理论 六、生态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促成观念内化的基础性要素 第一节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一、知识的定义 二、知识的分类 第二节 知识在促成观念内化中的作用 一、知识是意识的对象 二、知识的价值负载和传播衍化作用 第三节 知识促成观念内化的内在机理 一、观念内化于受教育者中的理论逻辑 二、知识生成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行动:思想政治教育激发观念外化的关键性要素 第一节 行动概念的溯源、辨析与行动的本质属性 一、行动概念的溯源 二、行动概念的辨析 三、行动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行动在激发观念外化中的作用 一、行动与言说构成受教育者的存在方式 二、行动促进观念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成 第三节 行动激发观念外化的内在机理 一、知识与行动的关系 二、受教育者的利益诉求是其行动的前提条件 三、受教育者的身份认同是其行动的最终目的 第四章 品格:思想政治教育增进观念固化的根本性要素 第一节 品格的概念、结构与传统 一、品格的概念流变 二、品格的结构特征 三、西方的品格德性伦理传统 四、中国的品格德性伦理传统 第二节 品格在增进观念固化中的作用 一、品格具有形塑个体自我同一性的作用 二、品格具有建构社会伦理共识的作用 第三节 品格增进观念固化的内在机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