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人生智慧
出版社: 江苏文艺
作者: 王勉三
商品条码: 9787559481344
适读年龄: 12+
开本: 32开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勉三写的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传记作品,主要介绍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的家庭和幼年生活中,我们可以知晓王阳明的童年生活;从他少年时代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知晓他的游历的成果、性格及人生观的养成。他因遭人忌恨而被陷害入了大狱,后来又被贬谪到贵州隆昌去做驿丞,但他在困境中仍不失对生活的热忱。他蛰居龙场,一朝悟道,总结出了心学的智慧,并始终恪守着“知行合一”的人生信条
作者简介
生卒年不详。他是近代研究王阳明的著名学者。他潜心研究史料和典籍,用凝练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王阳明那波润壮阔的一生。他的主要作品有《王阳明生活》,这本书被许多研究王阳明学说的学者广泛证引,影响颇大。
精彩导读
第二节:两次京师会师的失败浙江乡试已毕,在家就取朱熹所著的遗书,沉思研读,欲求宋儒格物之学。有一天想到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于是就取竹来格,格来格去,结果还是格不出其理,由苦思而致得疾了。这种研究学问的精神,就是后来造成他哲学发明的因子哩。 因格物不得其理,渐觉这圣贤二字,自己是没有分了。连圣贤的道理,都不能明,如何可以做圣贤呢?此路不通,于是又去研究词章之学,打算做一文学家了。到了次年春季,就是会试京师的时期,阳明与试,不料落第而归。以一锐进的少年,忽然遭了这一个打击,心里的不快,是不言可喻。但我们莫误会了他,不是为落第、得不着仕禄而不快,他实在是抱着一腔爱国的热忱,未曾发泄,不能不借这科第,作为进身阶梯,方可立功报国,显亲扬名;若是以为他是急于求进为利为禄,那就未免误解了他哩。在那时,有个宰相李西涯,素来是很器重阳明的。见他这次落第,心里非常惋惜。并且还对阳明慰藉着说:“你这次科第,虽然失败;但来科的状元,是一定会归你的。”又戏请阳明作一篇《来科状元赋》,他也就提起笔来,略不思索,一挥而成。当时在座的诸老,无不赞称之为“天才”,西涯也自佩服赞赏不已。后来这事,渐渐传将出去,便有许多人嫉妒起来,说:“要是让阳明真个作了状元,他的眼中,还有我们这些人吗?”于是一个天才卓越、意气飞扬的少年,几成了众矢之的。过了三年,又要京师会试。预备做来科状元的阳明,因遭忌抑者的暗算,结果大失所望,还是“名落孙山”。与阳明同舍应试下第的人,都以这落第为耻,非常懊丧;哪知阳明,却完全不以为意,反来慰藉着别人说:“这应试落第,算得什么一回事呢?诸君还以此为耻么?我却是以不得第而动心,方才为耻哩!”大家不由得不佩服他的胸襟阔大。真的,对于科第荣辱,实在不在阳明的心上,得了也没有什么可骄,失了也没有什么可耻。看他后来,对他的门人徐爱说“君子穷达,一听于天,但既业举子,便须入场,亦人事宜尔。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的一篇话,就可知道他这时,不是矫情骗人了。两次的失败,在普通人,是无有不懊丧万状的;然而阳明却不如此。他回到余姚时,与一般朋友,反在龙泉山寺,结起诗社来。每日拈题分韵,大作其诗。阳明的文学天才,本就超群绝伦,无出其右;而他的诗,更是旁人莫能及。那时,有个致仕方伯魏瀚,也是个作诗的能手,原是阳明的父执。有次与阳明共登龙山,对弈聊诗。不料所有佳句,总是被阳明先得了去,魏瀚实在佩服到了极点,连说:“你的才太高,我惟有甘拜下风,退避数舍。”可惜他在少年时代的作品,集里大多数未曾收入。有人说,这是因他年少的作品,未臻炉火纯青之候,故不收入集中。但我们可以断定的,魏瀚既是个雄才自放的老诗人,也这样的佩服,被他压倒,作品当然总还不坏。惜乎我们不能一读,真是一个遗憾啊!第三节:少年时代的矛盾个性在余姚住了些时,仍又到京师来。这时边警甚急,举朝仓皇,朝廷想推择一个有大将之才的去捍卫国家,抵御外侮。可是一般醉生梦死的朝臣,谁都不敢负起卫国御侮的责任;即使有一二忠义奋发之士,但又非大将之才,不能荷此重任。阳明感到国家需材如此之急,而真材又如此之缺乏。专靠文事,是不足卫国御侮的。于是就立志从事兵家之学,并慨然说:“武举之设,仅得骑射击刺之士,而无韬略统驭之才;平时不讲将略,而欲临时备用,不亦难乎!”本来,阳明对于骑射,早就娴习,对于军事学识,也受过了许璋的传授;但因为专心文事,所以对于军事一道,倒忽略未讲求了。这次受了边患复炽的感触,又才觉得军事之学,是不可抛弃,而且很为重要。于是便把兵家的秘书,一一精研熟究起来。要是说起阳明少年时代的个性,却是一个极矛盾,而又极可笑的。一会儿抱着极端入世主义;一会儿又抱着极端出世主义。一会儿要学文;一会儿又要学武了。一会儿报国心极重;一会儿又一切都不愿管,只抱个人享乐主义,入山修道了。这大概是他太富于冲动性的原故,只要环境一有转换,他便会受这转换的冲动,把原来的宗旨、心情,都给改变了,连他自己都拿不定。你看他刚才把一切抛开,专致力于研究兵法,预作他日为国效忠,这是何等爱国精神的表现!可是,不久他就变了宗旨,又去弃武习文了。依然又去研究哲学了。自从探求格物之理不得,乃去致力词章艺能之学,后来又觉这是不足以通至道的学问,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便就遗弃,仍复回头研究哲学。又因自己所学不足,想遍访天下名师益友,互相切磋启导。但又不遇,他已徘徊歧路,惶惑莫知所从了。有次,又去翻阅朱熹的书籍,忽读到上光宗的疏内有段“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的话,心中很悔以前自己的错误,虽然探讨甚博,却未循序致精,宜乎无有所得。于是,一反前之所为;又循其序,思得渐渍洽浃。但是,物理终是物理,吾心还是吾心,总判然是两样东西,不能融合为一。愈思脑筋愈模糊,愈不能得其解了。沉郁既久,老病复发,他更觉得这“圣贤”二字,自己确实没有分了。因两次沉思朱熹的学说,不得其解而致病,使他渐感觉朱子的哲理,有许多短缺地方,不得不另图开辟。结果,便造成千古炫耀,与朱学并驾齐驱的“王学”。为厌弃哲学,又偶闻道士大谈其养生之论,“圣贤”已知无分,遂想跟着道士入山修道,去讲养生的学问,不再过问世事。这个念头一起,他的人生观,陡地又变了。一时要报国,一时又想入山;一时想做圣贤,一时又想讲养生;一时热度,几达沸点;一时又降到冰点之下。学业复杂,信仰无定,我们无以名之,惟有名之曰:环境冲动的矛盾个性而已。弘治十二年,阳明已有二十八岁。在这年春季,又届会试之期,想入山做道士的念头,已经收起;又是豪兴勃勃,要来雪以前二次之耻了。揭榜之日,赫然名居南宫第二,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二人。虽然不是状元,却比状元也差不了几多。有志者事竟成,以前之二次失败,就是助成这次的成功。较之一般稍为失败,而就气沮神丧、不再求前进的少年,真有天渊云泥之比呀!一脚跳进了宦海,生活上自然起了大大的变化。这次试中,就是生活转变的一个大关键。我们看他少年的生活,已闭幕了;而政治的生活,却启幕将开始表演了。
目录
第一章:幼年生活与其家庭第一节:时代的书香门第第二节:奇异的诞生第二章:不凡的童子第一节:一个天才的小诗人第二节:何为第一等事第三章:少年时代之杨明第一节:慷慨的游踪第二节:新婚第三节:学生生活第四章:应试生活第一节:“三人好做事”第二节:两次京师会师的失败第三节:少年时代的矛盾个性第五章:初入仕途的政治生活第一节:游历心得的贡献——御边政策第二节:九华山之游第六章:改过自新的生活第一节:溺于词章仙佛之最后觉悟第二节:授徒讲学第七章:贬谪中的虎口余生第一节:抗疏入狱之生活第二节:艰难困苦的途中第八章:龙场生活第一节:初至龙场第二节:哲学上惊人的大发明第三节:几封书信的力量第四节:贵阳讲学第九章:谪限满期后的升迁第一节:治庐陵县第二节:昌明圣学的时代第三节:遨游啸咏山水的生活第四节:纯孝至情流露的《陈情表》第十章:剿平诸寇第一节:倡行十家牌法第二节:肃清贼寇第三节:偃武修文的时期第十一章:讨逆戡乱第一节:扑灭宁王的逆焰第二节:功成以后的谗谤第十二章:晚年的生活第一节:重返故乡第二节:再平贼寇第三节:大哲学家最后的人生附录:人物小传阳明的根本思想阳明的教育思想宋明理学知行合一与致良知阳明与晦庵与徐爱论学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