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归一,帝国崛起:秦始皇

归一,帝国崛起:秦始皇

  • 字数: 295
  • 出版社: 重庆
  • 作者: 金泽灿 
  • 商品条码: 9787229195724
  • 适读年龄: 12+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全景式展现了秦始皇嬴政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诞生于战国末年风云变幻之际,到13岁继承王位后韬光养晦,22岁崭露锋芒开启嬴政时代,书中详尽呈现了他为实现统一天下抱负所做的努力。

嬴政目光长远,广纳贤才,王翦、李斯等文臣武将助他稳步推进战略。他采取各个击破之策,依次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大秦帝国。统一后,为巩固统治,他实行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将权力紧握手中;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融;修筑驰道,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边疆治理上,他命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又开凿灵渠、统一岭南,拓展了帝国疆域。

然而,秦始皇也有诸多争议之举,“焚书坑儒”毁文化,苛政严刑、大兴土木致民怨沸腾,为秦亡埋下隐患。

本书值得出版与大众阅读,原因有三。其一,史料详实丰富,生动重现特定历史时期惊心动魄的画卷,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风云。其二,思辨深刻,客观呈现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深度思考。其三,以复杂矛盾冲突展现人物多面性,打破传统单一评价,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千古一帝,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

作者简介

金泽灿:传记作家,已出版《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全传》《从奇相到商圣:范蠡传》等近十部传记作品。

精彩导读

第一章 嬴秦变法终崛起

一、嬴秦起源

嬴秦族属是嬴姓族群的一个分支,而嬴姓族群宣称自己是黄帝后裔。1976年,在陕西凤翔秦公大墓出土的一块编磬上有一行铭文——“高阳有灵,四方以鼐”,这行铭文说明,秦人自认是高阳的后代。高阳就是上古时期的颛顼,即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也就是说,嬴姓秦氏认为颛

顼是他们的祖先,其母系血统属于黄帝一脉。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把神话中的英雄视为自己的民族起源,而且凡是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当作自己祖先看待的民族,都会有一些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同样,嬴姓族群也有一个关于英雄始祖的神奇传说。

据传,颛顼有一位名叫女修的后人,非常优秀,聪明伶俐。有一天,女修正在织布,从远方飞来一只玄鸟,玄鸟生了一枚蛋,女修把它吞到肚子里,结果怀孕了,生下来的儿子就是秦人的始祖,名叫大业。后来,大业娶了炎黄后裔少典氏的女华为妻,生了儿子大费,大费是第一个以嬴为姓的人。由此可知,嬴姓的祖先来自一个以玄鸟为图腾的族类。

纵观人类历史,许多文化和宗教传统中都有关于杰出人物是“天人感应”的说法。例如,一些古代帝王会宣称自己是天的儿子,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传说华夏族的始祖黄帝是其母附宝感应雷电巨星而生;神农是其母感应神龙而生;尧是其母感应赤龙而生;最为夸张的当数汉高祖刘邦,史书记载他的母亲与蛟龙结合而生下了他,这件事光明正大地被记载在官方史书中,如果不是汉家帝王授意,想必没有史官敢编造这样的荒唐故事。

显而易见,秦人与玄鸟大概也没什么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只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优越感。实际上,玄鸟并不是什么神鸟,而是普通的燕子。燕子上体蓝黑,前胸黑褐相间,主色是黑色,而黑色为玄,所以古人称之为玄鸟。燕子虽普通,但这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对秦人后来的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秦人崇尚黑色,这也是玄鸟的本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群臣皆穿黑色朝服,黑色成为秦国的“国色”,秦国百姓也因此被称为“黔首”。

秦国在西北,但秦人的祖先并非生活在西北,作为炎黄后裔,他们最初也是在中原地区活动。大约在尧舜时期,大费曾辅佐大禹治水,受到嘉奖,舜将黄帝的后人嫁给大费,并赐“嬴”姓。大费辅佐舜驯服了许多鸟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后来,有人考证大费的所作所为,认为大费和伯益是同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舜的属下,也都曾辅佐大禹治水,主要职责也都是驯服鸟兽。如果真是这样,秦人的先祖还曾拥有过一次和平得到天下的机会,遗憾的是,禹没有实行禅让制,而是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

大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另一个叫若木。嬴姓后人在各地繁衍、迁徙,其中有许多分支先后成为诸侯、贵族。这些嬴姓分支同出一祖,其封地多在东方。诸侯、贵族通常以封邑为姓氏,嬴姓子孙由于受封不同的封邑而获得了不同的姓氏。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其中,嬴秦族属是大廉的后人,后来的秦国王族和赵

国王族都来自嬴姓的这个分支。由此可见,秦国与赵国同宗。

嬴姓子孙是一个善于驾驭车马的族群,他们继承祖先的特长,拥有高超的调驯鸟兽的技能,后人多以养马善御而立功于当时,在历史上相当出名。其中,若木的玄孙费昌投奔商汤,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成了商汤的马车驾驶员,并参加了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费昌立下了大功,得以跻身权贵之列。大廉的两个玄孙孟戏、中衍也成了商朝国君的御用驾驶员。就这样,嬴姓后人经过不断繁衍,凭借自身优秀的技艺,许多分支发展成诸侯和贵族。

到商纣王时,中衍的后人中潏成为商朝西部地区的一名将领,负责保卫西部边疆地区。中潏的儿子叫蜚廉,蜚廉生了许多儿子,其中一个叫恶来。恶来天生神力,纣王对蜚廉、恶来父子极为宠信,不时给予厚赏,他们助纣为虐,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事情。武王伐纣时,恶来被杀,蜚廉则下落不明,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他被杀了,有的说逃走了,但其部族为避难而举族西迁却是不争的事实。

乱世可以为民族的崛起提供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秦人的祖先在商周风云变幻之际站错了队,致使整个部族蒙受了巨大损失,被迫西迁。他们来到西北黄土高原,向西周王朝俯首称臣,并与当地的戎羌等族杂居在一起。但秦人也是顽强的,他们凭借祖传的技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快在新王朝中站稳了脚跟,重新抓住机会,为后来秦国和赵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周穆王时期,嬴氏族群中出现了一位善于养马御马的杰出人物——造父。造父是蜚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的后人,他的驾驭技术相当出色,很快赢得了周穆王的赏识,成为周穆王的御用驾驶员。造父十分能干,不仅善于驾车,还善于养马,他亲自培育出了温骊、骅骝、骥、耳等八匹良驹,经常载着周穆王四处巡游。

有一次,周穆王乘坐马车向西巡游,行至中途,淮河地区的徐偃王趁机叛乱,造父载着周穆王日行千里,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都城,为平定叛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表彰造父的功绩,周穆王将造父封到赵城,造父便以封邑为氏,赵氏由此产生。由此可见,造父是赵氏的祖先,也是赵国王室的祖先。晋文公的重要辅臣赵衰就是造父的直系后代,而晋国的许多名臣如赵盾、赵简子、赵襄子等,都是赵衰的后人。赵盾在晋灵公时曾身居正卿之位,独揽朝政,成为晋国卿大夫专政的第一人。赵简子、赵襄子都是参与晋国“六卿专政”的异姓卿大夫之一,他们出则为将,入则为卿。赵襄子又是“三家分晋”的主角之一。后来,赵氏传人还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赵国。

起初,嬴秦族属依附于赵氏,以赵为姓。秦人的直系祖先名叫女防,是恶来的儿子。他的族

人因造父受到周王的恩宠而承蒙恩荫,住在赵城,姓赵氏。这进一步证明,秦赵同祖,同出于嬴姓的蜚廉一支,而且同因“造父之宠”而被赐赵姓。

由此可以推算,嬴姓秦氏是秦国的开山始祖,出自女防一支,到女防的三世孙非子的时候,嬴姓秦氏开始发展起来。

非子善于养马,在犬丘(今甘肃东南与陕西西南交界处)之地非常有名。犬丘人把他推荐给了周孝王,周孝王非常赏识非子的才能,并让他管理马政。在非子的努力下,马群繁衍很快。为了表彰非子的功绩,周孝王将非子封在秦地,位置大约在今天陕甘交界地区。从此,嬴秦族属成为周朝的附庸。

非子的食邑是秦,又身为钦定的嬴氏继承人,所以“号曰秦嬴”,嬴姓秦氏一族由此而形成。“汧渭之会”是嬴秦族属政治上的发祥地。由于嬴秦的采邑在秦,所以这一支嬴姓后裔被称为“秦人”“秦族”,其首领称为“秦某”,如秦嬴、秦侯、秦仲、秦王等。

这一时期,嬴秦族属一方面作为周朝的附庸与戎征战不休,一方面又与戎有通婚关系。

周厉王时期,秦人的首领是秦仲。当时,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了国内各阶层的不满,西部边陲的犬戎反叛王室,不断进攻周王朝的西部。国人也在都城发起暴动,驱逐了无道的周厉王。不久,周宣王即位。周宣王励精图治,任命秦仲为西部边陲的大夫,负责镇压西戎,保卫王室。从此,秦人正式成为周王朝的一员。

秦仲没有辜负周宣王的任命,率领秦人与西戎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战斗,保卫了周王室西部边疆的安全,可惜秦仲后来战死沙场。秦仲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即秦庄公,他也被周王室任命为西陲大夫。周宣王给了他七千人马,让他继续率军讨伐西戎,保卫周王室。秦庄公死后,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秦襄公在位期间,秦进一步强化了与周王室的关系,成为保障西周西方安全的重要屏障。

目录

第一章  嬴秦变法终崛起

一、嬴秦起源    

二、变法图强    

三、合纵连横    

四、南征北战    

第二章  落魄王孙遇贵人

一、奇货可居    

二、赴秦游说    

三、异人归秦    

四、嬴政继位    

第三章  王风初显欲亲政

一、嫪毐乱政    

二、赈灾救民    

三、成嬌叛乱    

第四章  大权在握任能臣

一、铲除面首    

二、仲父之死    

三、太后回宫    

四、李斯陈谏    

五、韩非罹难    

六、谋臣尉缭    

七、姚顿外交    

八、悍将骁勇    

第五章  削平群雄灭六国

一、灭韩之战    

二、灭赵前耻    

三、水淹大梁    

四、燕亡悲歌    

五、秦楚大战    

六、智取齐国    

第六章  修明法度定律令

一、收兵器,迁富豪  

二、创帝号,废谥号  

三、建立三公九卿制  

四、废分封,立郡县  

五、监察与谏官制度  

六、完备军制赏功爵  

七、秦法立规传世章  

八、文轨币衡一统之  

九、革新田亩之章程  

十、完善户籍之制度  

十一、开疆土,修灵渠  

第七章  宣示威权游四方

一、西巡祭祖,体察民情  

二、东巡祭天,威服四海  

三、为求长生,再次东巡  

四、遍寻仙药,北巡边塞  

五、北击匈奴,驱逐胡人  

第八章  苛政虐民失人心

一、扩修宫苑    

二、修建陵寝    

三、焚烧诗书    

四、坑杀儒生    

五、后宫成谜    

第九章  身死沙丘遇变局

一、异象怪兆接连现  

二、南巡消解“天子气”  

三、病死沙丘阴谋起  

第十章  二世亡国论功过

一、秦二世施暴政  

二、蒙氏兄弟之死    

三、丞相李斯惨死    

四、奸臣赵高身死    

五、王朝覆灭功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