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学大厦:历史学的14种思想流派

史学大厦:历史学的14种思想流派

  • 出版社: 金城
  • 作者: (新西兰)安娜·格林//(澳)凯瑟琳·特鲁普|译者:王涛
  • 商品条码: 978751552775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对历史研究影响深远的14种思想流派,包括经验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年鉴学派、叙事研究、性别与历史学、公共史学、情感史等。 书中每章先简明介绍一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再结合世界各地的史学研究案例,探讨该理论方法在应用中产生的洞见与争议。每章结尾均选取一位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的史学家的代表性作品作为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对于严谨的历史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分析历史著作所运用的史学方法是必备技能。本书无疑能帮助他们更广泛、更扎实地理解历史及其研究方法。对于史学工作者,或是对历史研究方法与思想演进感兴趣的大众读者,这本书也极具价值,它能帮助深入理解不同史学流派的精髓,掌握多样的历史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安娜·格林(Anna Green),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副教授、新西兰国家口述历史协会主席,主要研究历史认识论、叙事与历史书写的关系,代表作有《记忆:书写口述历史》(Remembering: Writing Oral History)等。 凯瑟琳·特鲁普(Kathleen Troup),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等。她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参与编写了多本关于历史理论和方法的书籍。
精彩导读
经验主义既是一种知识理论,一种认识论,也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几乎没有历史学家反对将经验主义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大多数历史学家通常使用过去 150 年来发展起来的分析工具和规程来对原始资料进行背景分析和解释。历史学家有时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描述为一种“手艺”,其中蕴含着实践知识和技能,这强调的是方法而非理论。然而,所有的历史写作都是建立在一种知识理论之上的,自从19世纪中叶历史正式作为一门由大学主导的学科以来,经验主义的原则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和讨论。鉴于经验研究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了解经验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的起源、基本原则和批判,并考虑历史学家在这些争论中的立场。 历史研究的经验主义方法起源于 16 世纪和 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在挑战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对知识生成和传播的控制时,弗朗西斯·培根等自然哲学家主张知识应该来自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调查。这些科学研究原则被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继续发展,并应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广泛的知识背景下,我们现在熟悉的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 19 世纪上半叶出现。因此,在新的、由大学主导的历史研究专业化的过程中,强调证据而非抽象推理、对原始文献进行系统的档案研究成为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基础。 1824 年至 1871 年间,柏林大学的莱奥波德·冯·兰克在建立和传播历史培训的专业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克反对历史学家以前使用的许多资料来源,特别是个人回忆录或事件发生后编写的记述,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使用“一手”或原始资料,即在所研究的事件发生时生成的材料。这些文件应该接受最严格的审查,只有“通过收集、批判和验证所有可用的来源,历史学家才能准确地重建过去”。兰克还提出,历史学家应该避免对过去进行评判,只需描述实际发生的事情,即“如实直书”(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b 研究德国史的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Evans)认为,这句话被误读了,兰克试图“理解过去的内在本质”。c 他的意思是每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根据其自身的条件来理解,而不是根据历史学家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这种对特定历史背景的强调也被称为历史主义,它排斥了更广泛的一般理论或原则,例如经济决定论。 尽管如此,兰克认为人类历史是上帝旨意的实现,因此乔治·伊格尔斯(Georg Iggers)得出结论,对于兰克来说,“对过去的公正态度……揭示了现存秩序正是上帝所愿……如果不考虑它出现的政治和宗教背景,就无法理解兰克所理解的新历史科学”。这个背景是19 世纪民族主义和欧洲国家增长所引起的骚动。作为一位多产的历史学家,兰克撰写了超过60卷的编年史,重点关注欧洲的政治和外交史。 兰克的影响力广泛:他的学生任教于欧洲和北美新建的大学。1900 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亨利·胡塞(Henri Houssaye)在第一届国际历史学家大会上致开幕辞,说明对事实证据的关注已成为历史实践的核心: 我们不想再与近似的假设、无用的体系、华丽但具有欺骗性的理论、多余的道德说教有任何瓜葛。事实,事实,事实—它们内含着教训和哲理。真相,全部真相,除了真相别无其他。b 因此,在世纪之交,科学的、经验主义史学的四个核心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1. 对历史证据进行严格审查和了解,并通过参考验证加以核实。 2. 公正的研究,不带有先入之见和偏见。 3. 归纳推理的方法,从具体观察到更广泛的分析(相比之下,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通过更广泛的概念、特定理论或假设来接近或检验证据)。 4. 一般以叙述形式进行连贯性的表达。 这些研究原则中隐含一种特定的认识论,或者说知识理论。首先,过去独立于个体的意识存在,并且是可观察和可验证的。其次,通过遵循上述研究原则,历史学家能够客观准确地呈现过去。换句话说,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取决于其连贯性和与事实的一致性。这些原则代表了对客观真理的追求,用美国史学界经常使用的短语来说,就是历史学的“高尚的梦想”。 这些原则所规范的认识论也是“实证主义”的基础,这个术语起源于 19 世纪 30 年代的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 Comte)。孔德认为,对史料的客观分析可以扩展到制约历史发展的广泛法则。这种方法的核心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能动性问题:个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行使能动性或自由意志,或者我们的生活最终是由更大的力量(包括社会经济力量)决定的吗?孔德坚定地站在后者的立场上,但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相信通过认识和理解统治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法则,即使不能使人类生活更加完美,也能使人类生活得到改善。实证主义将经验可验证的事实结合成一般法则,深刻地影响了 19 世纪许多重要思想家,包括卡尔·马克思和查尔斯·达尔文。 整个 20 世纪,经验主义史学的核心原则仍然对历史学界产生着深远影响,尽管正如本章和后续章节所示,也不乏重要的批判。剑桥大学两位历史学荣誉教授在几十年间对历史实践的反思都集中在这些基础经验主义原则上。首先,J.B. 伯里(J.B. Bury)在 1902 的就职演讲中宣称:“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对于伯里来说,历史书写是一门科学,因为它具有“对……史料的细致分析方法”和“严格符合事实”。他认为“科学不能被主观兴趣所控制或引导”。他说,大学的角色是培养学生进行客观分析,摒弃他们自己时代和地点的影响。“事实上,从古至今没有一位历史学家不宣称他的唯一目标是向读者呈现未被污染和未被涂饰的真相。” 65 年后,G.R. 埃尔顿(G.R. Elton)在《历史学的实践》一书中捍卫了历史的经验方法。与伯里一样,埃尔顿认为正确的历史方法是揭示过去真相的关键。两位学者都将历史知识的创造比作砖瓦建筑。每一篇发表的研究都代表一块砖,历史学家的工作因此类似于熟练工匠的工作。这个比喻很有启示性,因为伯里和埃尔顿都不希望,也不认为工匠应该了解更大的建筑物。这个建筑物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无数学者的努力,必须是坚实的,而且两位学者都非常重视用正确的历史方法来评估和使用历史证据。 历史研究的核心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信息,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这就引出了经验主义史学的第一个原则。仔细评估和鉴定一手资料是兰克最重要的遗产之一。这些包括对资料的技术分析,如古文字学或统计学,以及对资料的批评,包括作者的权威性或观察者的能力等问题。在一本广为阅读的历史方法教科书中,亚瑟·马维克(Arthur Marwick)列出了应用于历史文献的 7 个标准。前 4 个步骤涉及基本的真实性验证。历史上最著名的伪造文件之一是《君士坦丁的赠礼》,声称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治好了君士坦丁大帝的麻风病,为表达感谢将皇冠和帝国赠予教廷。这份文件在 700 年后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揭露为伪造。但伪造并不局限于中世纪世界;相对较近的例子是《希特勒日记》被认定伪造,这个事实表明,对资料来源的鉴定仍然是历史学家工作的重要部分。b 马维克的最后 3 个标准更多涉及的是解释而非核实。例如,建议有志于成为历史学家的人质询,“是什么人或人群创造了这个史料,这份文件当时被同时代的人如何理解?”埃尔顿认为,历史学家不应该将自己的问题强加给证据,相反,问题应该自然而然地从材料本身产生。这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第二和第三个维度的明确表述:客观的研究,不带有先验的信念和偏见,以及归纳推理的方法。但是,置身于自己所处时代和地点的历史学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全理解历史行动者感知世界的方式,或者抛开自己的概念、社会或文化观点呢?这是经验主义作为认识论中最有争议的维度,也是从19世纪中叶到最近的后结构主义持续受到批评的主题(见第十一章)。 在最早的批评者中,有一位是兰克的学生,伟大的研究文艺复兴文化的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他反对其导师对政治叙事的偏爱。布克哈特感兴趣的是过去社会的信仰和价值观,“过去人类的内核……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希望什么,思考什么,感知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他不仅仅将历史学家的目光从政治转向文化领域,还从根本上挑战了经验主义者对客观历史真相的信仰。他认为,历史学家在研究过去时会带入自己的观念,其他学者可能会对文艺复兴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任何一个文化时期及其心态,在不同人的眼里都可能呈现不同的图景,并且……很容易导致不同的人得出根本不同的结论。”布克哈特代表了一种在文化史学中寻求理解或意义的替代解释传统,与主导 19 世纪经验主义史学寻求起源、原因或解释的观点形成对比。这种对意义的追求也体现在民族志史学家的工作中,例如,他们通过“逆向解读”殖民者的书面记录来揭示被殖民者的观点,并因此构建出截然不同的殖民历史叙述。
目录
第一章 导 言 第二章 经验主义学派 节选文献 都铎王朝下的英格兰 (杰弗里·埃尔顿)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节选文献 英国革命的经济背景 (克里斯托弗·希尔) 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历史学 节选文献 俄狄浦斯与魔鬼 (琳达尔·罗珀) 第五章 年鉴学派 节选文献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费尔南·布罗代尔) 第六章 历史社会学 节选文献 法国、俄国、中国:社会革命的结构分析 (西达·斯考切波) 第七章 量化史学 节选文献 家庭:1650 年至 1970 年英格兰的人口和经济变化 (理查德·沃尔) 第八章 人类学和民族历史学家 节选文献 尤卡坦玛雅妇女与西班牙征服:历史重建中的角色与仪式 (英嘉·克伦丁恩) 第九章 叙事问题 节选文献 事实再现的虚构 (海登·怀特) 第十章 性别与历史学 节选文献 为了家庭和种族的利益:黑人社区中的性别、工作和家庭角色,1880—1930 (莎伦·哈雷) 第十一章 后结构主义的挑战 节选文献 科学与降神会:性别和流派的僭越 (朱迪思·R. 沃科维茨) 第十二章 后殖民主义视角 节选文献 白水牛女 (亨丽埃塔·怀特曼) 第十三章 公共史学 节选文献 在英国展示亚洲:商业、消费和全球化 (杜尔巴·戈什) 第十四章 口述历史 节选文献 澳新军团的回忆:在澳大利亚将流行记忆理论付诸实践 (阿利斯泰尔·汤姆森) 第十五章 情感史 节选文献 面对死亡 (芭芭拉·罗森宛恩) 第十六章 结 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