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术技法理论:透视.解剖 (第四版)

美术技法理论:透视.解剖 (第四版)

  • 字数: 51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魏永利//殷金山|
  • 商品条码: 978704061293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透视编和解剖编两部分。全书从完整 观念与系统分析的原则出发,以统一、相对的观点 贯穿全编,对综合论述、原理阐释和具体定义、概 念、应用,注重整体的连贯性,力求形成科学、系统 、灵活、创新、发展的意识和理论体系。 透视编从人的视觉活动的双重性开篇,在讲解 透视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视觉运动中的 几种单视域空间、曲线透视、人物透视、阴影与反 影透视,以及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复合视域空间;解剖 编以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一般规律为理论分析及应用 的基础,从“艺用”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人体的头部 、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和人体的动态,以及美 术作品人体结构分析等内容,并侧重人体的静止形 态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分析。 本书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内容全面、充实, 适于高等院校美术各相关专业教学和广大美术工作 者、美术爱好者使用。
目录
透视编 绪论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透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有关概念 一、绘画与透视 二、有关概念 三、两种观察方法与两种投影方式 第二节 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一、视域 二、视点与实际画面的距离 三、视点与物体的观察距离 第三节 近大远小与消失 一、景物的深度变化与近大远小 二、直线的视觉分类与透视变化 三、视点与灭点的关系 第四节 视点位置的选择与构图 一、视位上下高度的变化 二、视位左右角度的变化 三、视位前后距离的变化 四、视位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第二章 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单视域空间 第一节 平视一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二、平行透视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 三、平行透视图做法 四、平行透视图例分析 第二节 平视二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一、成角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二、成角透视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 三、成角透视图做法 四、成角透视图例分析 第三节 平视单视域空间的倾斜消失 一、倾斜透视的形成 二、平视倾斜的消失特点 第四节 倾视二、三点消失单视域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一、倾视视域的形成与分类 二、俯仰透视图做法 三、应用图例分析 第三章 曲线透视 第一节 曲线透视画法 一、曲线的概念与原则画法 二、圆形透视图做法 三、圆形透视变化特点 第二节 曲线透视的应用 一、圆形透视的应用 二、任意曲线透视的应用 第四章 人物透视 第一节 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 一、视高是测定人物高低变化的基准 二、视高是衡量人体比例变化的关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