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哲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哲学研究丛书

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哲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哲学研究丛书

  • 字数: 4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英)彼得·哈克|总主编:江怡|译者:万丹
  • 商品条码: 978752273473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江怡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成果之一。本书原作者彼得哈克为牛津大学教授,分析哲学研究专家。20世纪分析哲学在世纪之交的剑桥有两方面的来源,摩尔的工作与罗素的工作。虽然在后来表现出来,它并不是由霍布斯到洛克再到密尔的经典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现代延续。相反,在摩尔和罗素掀起哲学革命时,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已行将就木。维特根斯坦进入哲学领域,是由于数学哲学对于数学基础的争论及其所延伸出的对于逻辑本质的思考使他产生了兴趣。本书分为7章,论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在分析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对21世纪哲学的影响,论述了分析哲学的起源、对维也纳小组的影响、哲学研究的影响、对二战后哲学的影响等等。
作者简介
彼得·哈克(Peter Michael Stephan Hacker),生于1939年,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名誉研究员;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著作24部,其中十余部是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使他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专家。万丹,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西班牙国立奥维耶多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科学哲学、STS。
目录
缩写说明第一章 背景 一 分析哲学的起源 二 《逻辑哲学论》的问题设置语境第二章 《逻辑哲学论》的成就 一 无可辩驳的遗产 二 对弗雷格和罗素的批判 三 思想、语言和实在关系的形而上学图景 四 逻辑命题的肯定性思考 五 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对未来哲学之分析性的构想第三章 《逻辑哲学论》的影响:维也纳小组 一 维也纳小组 二 哲学、分析和科学世界观 三 摧毁形而上学 四 必然命题、约定主义和融贯的经验论 五 证实原则 六 科学的统一第四章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剑桥和牛津 一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剑桥 二 维特根斯坦在剑桥 三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牛津第五章 《哲学研究》的成就 一 刺猬与狐狸 二 拒斥分析 三 哲学的本质 四 形而上学 五 语言哲学和《哲学研究》的统一性 六 哲学心理学第六章 维特根斯坦对“二战”后分析哲学的影响 一 出版和学生 二 哲学在牛津,1945-1970 三 维特根斯坦与战后牛津哲学第七章 美国的后实证主义和蒯因的改宗 一 美国的逻辑实证主义 二 蒯因和维特根斯坦:差异中的相似 三 蒯因和逻辑经验主义:分析哲学的终结? 四 蒯因的进展 五 蒯因和维特根斯坦:相似中的差异第八章 分析哲学的衰落 一 激烈的批评 二 对维特根斯坦的批判 三 余波注释英文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