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理与法理学研究

法理与法理学研究

  • 字数: 225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张文显|
  • 商品条码: 978751979588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理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法理研究是新时代中国法学的理论研究的新场域和理论创新的新增长点。法理研究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的深层贯通、法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广泛互动。 作者是“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对法理概念、法理思维、法理方法论等作出开创性探索,提出“法教义学的出路在法理”“法社科学(社科法学)的本原是法理”等重要理论命题,推动法教义学、法社科学、法理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衔接与融通,催生了公法、私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法律史等领域的法理研究热潮,开辟了以法理解读中华法系、阐释法治实践、重构法学知识体系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
张文显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51年农历8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70年参加工作,曾在工矿企业和党政机关工作;1974年就读吉林大学法律系政法专业,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1979年后先后攻读法学理论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83—1985年、1989—1990年先后访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现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法学学部召集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大专项总召集人、教育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重大专项总召集人,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等。曾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法学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名誉院长、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后主持完成若干国家级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发表学术理论文章500余篇,出版国家级、省部级统编教材和个人专著40余部,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目录
目  录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 新时代开展法理研究的十八个基本问题 法理研究:新时代中国法学新图景 寻找法理概念的科学共识 法理概念的“青岛共识” 法理思维是法学思维的深刻变革 全面推进法理研究的若干问题 法理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法教义学的出路在法理 笔尖上的法理神韵 法律的生命和价值在于实施 探究法理之“公”道 现代公法的核心法理 寻找法理之“私”芯 法理学与民法典编纂 商法学科与商事法治思维 家事法的核心法理 经济法治的核心法理 对环境法学的法理追问 “生命共同体”深处的法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国际法法理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 法治与科技关系的法理命题 走进法理新时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