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草原帝国
字数: 538
出版社: 台海
作者: (法)勒内·格鲁塞
商品条码: 9787516841105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1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草原帝国》是一部古代亚洲北方游牧民族的通史。全书以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与王朝为纲,以纪事本末体的方法系统介绍了古代游牧部落或政权兴衰更替的历史。本书记述了草原民族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宏伟史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数千年的碰撞交融史,也描写了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草原人的骁勇善战与雄才大略。他们闯入发达的历史文明地区,在与农耕民族发生冲突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丰富多样的文化,给整个世界文明、格局、秩序与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这些主要活动在草原的民族建立起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作者简介
勒内·格鲁塞:1885—1952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研究界泰斗,法兰西学院院士,以研究中亚和远东著称。出生于加尔省,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194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逝世于巴黎。他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有《亚洲史》《亚洲的觉醒》《成吉思汗》《草原帝国》《中国简史》《佛陀的足迹》等十几部作品。他还专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世界历史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精彩导读
\\\\\\\" 北方的草原之路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欧亚之路。旧石器时代,奥瑞纳文化沿草原之路经西伯利亚传入中国北方。在安加拉河上游、伊尔库茨克附近的马尔塔地区(Malta)曾经发现一尊奥瑞纳时期的维纳斯雕像。泰亚尔·德·夏尔丹指出,在宁夏地区附近的水洞沟和陕西北部榆林西南的萨拉乌苏河都曾发现奥瑞纳式文化遗址。同样,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中国东北(多伦诺尔、满洲里和海拉尔)以及河北省也发现了马格德林文化遗迹。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山顶洞里发现了人体骨架及装饰品,还发现了骨针,有孔的动物犬齿,骨耳坠,有孔的贝壳,珠母碎片和赤矿石。 在新石器时代,准确地说,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一种篦纹陶器经西伯利亚草原之路传入亚洲。公元前三千纪的上半期,这种陶器在俄罗斯中部盛行,后传入西伯利亚部分地区,逐步影响到中国甘肃齐家坪的原始陶器。在之后的公元前二千纪初期,精美的螺旋纹陶器由乌克兰经西伯利亚传入中国。这种风格的陶器源于基辅附近的特里波列(Tripolye)、布科维纳的斯奇彭尼兹(Schipenitz)、比萨拉比亚的彼特里尼(Petreny)和摩尔达维亚的库库泰尼(Cucuteni),大约于公元前 1700 年在中国河南仰韶村蓬勃发展起来,之后在甘肃半山地区发扬光大。据塔尔格伦(Tallgren)的观点,西西伯利亚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 1500 年左右,与同一时期多瑙河地区伟大的青铜文化,即乌尼蒂茨(Aunjetitz)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伯利亚中部米努辛斯克的青铜时代始于300年后的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中国发现了仿造的西西伯利亚手斧和矛头,据此,马克思·劳尔推测,中国在大约公元前1400 年引入了西伯利亚地区的青铜技术。 上古时期草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发展了一种以动物纹为装饰体裁的独特艺术,用以装饰马具和装备上的金银铜片,这是游牧民族的一种奢侈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库班的迈科普古墓群中出土的金银合金花瓶和金银动物肖像(公牛、狮子等),该作品明显受到亚述―巴比伦风格的影响。塔尔格伦认为,这些艺术品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至前1500年,与米诺斯中期文明处于同一时期。这种亚述―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凯勒麦斯(Kelermes)青铜手斧便是最好的证明。 塔尔格伦认为,从公元前1200年起,印欧人种―辛梅里安人开始在黑海以北的俄罗斯草原上活动。他们源于色雷斯―佛里吉亚族系(ThracoPhrygian),或者“来自”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或者原来“就居住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这位著名的芬兰考古学家认为,最近在第聂伯河流域和库班发掘出来的大量考古文物中,至少有一部分属于辛里梅安人。在这些文物中,最重要的有博罗季诺珍品(Borodino,公元前1300?―前1100年左右),包括青铜镰刀在内的斯特科夫珍品(Shtekovo,公元前1400?―前1100年)尼古拉耶夫(Nikolayev)的青铜铸器(公元前1100年?)和阿布拉梅尔夫卡(Abramovka)的青铜镰刀(公元前1200年?)。这些文物都出土于多瑙河下游和第聂伯河下游之间。在库班还出土了斯达罗米沙托夫斯卡雅(Staromishastovskaya)的金饰牌和纯银公牛像(公元前1300年?)等。在捷列克河畔,发掘了皮亚蒂戈尔斯克古墓(公元前1200年?)和科班(Koban)初期的古墓(纯青铜时代,公元前1200?―前1000年)。南俄地区的辛里梅安艺术与外高加索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外高加索文化始于公元前1400年至前1250年间,结束于公元前8世纪。在外高索地区的甘扎―卡拉巴赫(Gandzha-Karabakh)发现了饰有几何纹动物图案的青铜扣便是最好的证明。辛梅里安艺术还与塔里什(Talysh)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1200年,塔里什青铜艺术达到鼎盛。 公元前1300年至前1200年的波克罗夫斯克(今恩格斯城)木椁墓表明,前辛梅里安文明,或者说辛梅里安青铜文明,经由伏尔加河传播到乌拉尔山区和突厥斯坦。在下诺夫哥罗德附近的塞伊马墓地(Seima),出土了一些包括带孔战斧在内的珍贵文物,说明该文化处于铜器和青铜器文化的初级阶段。哈萨克斯坦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与之类似,传到米努辛斯克,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发展成为卡拉苏克文化。这是最早的西伯利亚青铜时代,产生了带孔战斧(可能对商朝中国安阳地区的青铜斧产生影响)、扁平匕首、塞伊马式矛头和纯几何图案的装饰。这一地区没有受到高加索动物艺术的影响。再往北方,直到很晚才在叶尼塞河畔的克拉斯诺雅茨克(Krasnoyarsk)发现了铜石并用艺术,出土了一些著名的麋形和马形石刻。 公元前1150年至前950年,辛梅里安文化在黑海北岸继续发展,进入诺沃格里格鲁夫斯克(Novogrigorievsk)珍宝时代(有孔青铜手斧)和布格河畔(Bug)尼古拉耶夫的青铜铸器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捷列克草原的科班纯青铜时代与格鲁吉亚的勒尔瓦尔文化(Lelvar)存在有趣的联系。勒尔瓦尔文化中发现了铁,是草原上更为先进的文化;还发现了饰有人和动物图案的奇特青铜带,上面的几何形图案展示了狩猎和耕种的场景。该文化处于大约公元前1000年至前900年间。此外,赫瓦伦斯克墓群(Khvalinsk)的出土文物证明,在萨马拉和萨拉托夫之间的波克罗夫斯克存在一种地区性青铜文化。据塔尔格伦估计,这些墓的年代处于公元前1200年至前700年,这一文化属于斯基泰人,即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北伊朗人。继辛梅里安人之后,斯基泰人开始统治黑海北岸草原。 公元前900年至前700年是辛梅里安文化末期,属于加利西亚地区(Galicia)的米海洛夫卡(Mikhailovka)文物时期。其中大名鼎鼎的金王冠表明这一时期的辛梅里安文化与高加索文化和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公元前800―前700年?)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基辅南部受高加索影响的波德戈里察(Podgortsa)文物、敖德萨东部科布勒沃(Koblevo)的带孔青铜斧、南俄罗斯大量存在的双刃矛头都属于这个时期(公元前900―前700年)。辛梅里安的青铜文化还流入罗马尼亚,在摩尔达维亚以波德―希拉斯特安(Bodei-Herastrau)和穆列什(Mures)文化的形式存在,在瓦拉几亚则表现为瓦尔托普(Vartopu)文化。之后,辛梅里安青铜文化传入匈牙利。如塔尔格伦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东南部的高加索文化和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文化进入铁器时代时(哈尔施塔特Ⅰ期文化,公元前900―前700年),辛梅里安人和色雷斯人仍然停留在青铜时代。斯基泰文化的先驱―处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山之间的赫瓦林斯克(Khavalynsk)文化群在公元前900年曾产生过索斯诺瓦雅·马扎(Sosnovaya Maza)青铜铸器,之后发展渐趋缓慢。此时,在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青铜时代的第二阶段发展起来。据塔尔格伦研究,这一时期处于公元前1000年至前500年间,以双刃的有孔手斧为代表,主要饰以几何纹,也有一些刀、剑的柄上饰有珍稀的动物纹。应当记住,俄罗斯草原上的辛梅里安人青铜时代的最后阶段与两种铁器文化,即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文化和高加索文化,存在着联系。哈尔施塔特铁刀既存在于辛梅里安文化晚期的遗物中,也存在于早期的斯基泰人遗迹中。\\\\\\\"
目录
\\\\\\\" 导言?草原及其历史 第一编 13世纪前的亚洲高原 第一章?草原早期历史:斯基泰人与匈奴人 第二章?中世纪初期:突厥、回纥和契丹 第三章?13世纪前的突厥人与伊斯兰教 第四章?6世纪至13世纪的南俄罗斯草原 第二编 成吉思汗蒙古人 第五章?成吉思汗 第六章?成吉思汗的直接继承者 第七章?忽必烈和元朝 第八章?察合台家族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第九章?蒙古统治下的波斯和旭烈兀家族 第十章?钦察汗国 第十一章?帖木儿 第三编 最后一批蒙古人 第十二章?罗斯的蒙古人 第十三章?昔班家族 第十四章?察合台王朝的末代后裔 第十五章?15世纪至18世纪蒙古的末代帝国 编后记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