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字数: 456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陈新龙//胡国庆|
  • 商品条码: 978730269127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继承了作者已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的建设成果,编写时力图通俗易懂,大幅压缩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全书共分为两篇:上篇为电工基础,内容包括电路、变压器、电动机及其控制;下篇为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各章均配有较多的例题、习题、思考题,并对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嵌入了计算机仿真结果(程序或分析过程)。 本书及其配套资源构成了全立体化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可通过重庆大学官网查看。本书可作为三年制机械类、计算机类及其他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也可选作为本科少学时课程教材,还可供渴望快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读者自学使用。
作者简介
陈新龙,重庆大学副教授,2001年主持建设并开通电工电子技术远程网。基于该网络主编出版配套国家级规划教材5套,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等全国性的奖3项(第1获奖人),作为重要支撑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5获奖人)1项;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各1项,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1项。
目录
上篇 电工基础 第1章 直流电路分析 1.1 电路的组成及其模型 1.1.1 电路的组成 1.1.2 电路模型 1.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和电流 1.2 组成直流电路元件的定义约束与联接约束 1.2.1 电阻元件及其约束 1.2.2 电源元件及其约束 1.2.3 元件相互联接的回路约束 1.2.4 元件相互联接的结点约束 1.3 电阻元件的联接方法及其特点 1.3.1 电阻元件的串联联接 1.3.2 电阻元件的并联联接 1.3.3 通过合并串并联电阻简化电路 1.3.4 电阻元件的其他联接形式 1.4 电源元件及其应用 1.4.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 1.4.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1.4.3 开路与短路 1.4.4 额定值与实际值 1.4.5 电源元件相互联接的特点 1.4.6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转换及其应用 1.4.7 受控电源 1.5 电路分析基本方法——支路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 1.5.1 支路电流法 1.5.2 结点电压法 1.5.3 电位的引入 1.6 电路定理 1.6.1 叠加定理 1.6.2 戴维宁定理 1.7 直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1.7.1 计算机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简介 1.7.2 直流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本质及其步骤 1.7.3 手电筒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实现 习题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 2.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2.1.2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2.1.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2.2 三种基本元件及其交流特性 2.2.1 电阻元件 2.2.2 电容元件 2.2.3 电感元件 2.2.4 含有动态元件直流电路的暂态特性 2.3 三种基本元件的相量模型 2.3.1 电阻元件的相量模型 2.3.2 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2.3.3 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