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无机及分析化学(王秀彦)(第三版)
字数: 492
出版社: 化学工业
作者: 编者:王秀彦//刘强//马凤霞|
商品条码: 9787122487735
适读年龄: 12+
版次: 3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前八章主要介绍了溶液和胶体、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元素选论、四大平衡等基础理论。后六章介绍了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包括定量分析的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以及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农、林、牧、渔、生物、食品等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秀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科学技术哲学(应用心理学方向)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 主要从事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芳香植物化学及高分子材料(胶粘剂方向)。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4部。完成校级项目2项。专业课《无机化学》校级课程带头人。
目录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001 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 001 第二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002 一、物质的量浓度 002 二、质量摩尔浓度 003 三、摩尔分数 004 四、质量分数 004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005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005 二、溶液的沸点上升 006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007 四、溶液的渗透压 008 五、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情况 010 第四节 胶体与界面化学 011 一、胶体与表面能 011 二、表面吸附 011 三、溶胶的性质 012 四、胶团的结构 014 五、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015 思考题与习题 016 知识拓展 高分子溶液 018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019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019 一、平均速率 019 二、瞬时速率 020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020 一、碰撞理论 020 二、过渡态理论 022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023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 023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公式 025 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027 思考题与习题 029 知识拓展 飞秒化学 030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 03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032 一、系统和环境 032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032 三、过程和途径 033 四、热和功 033 第二节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034 一、热力学能 034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034 三、化学反应热 034 四、热化学方程式 037 五、热化学定律 (盖斯定律) 038 六、标准摩尔生成焓 039 七、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计算 039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040 一、自发过程 040 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反应热 040 三、熵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041 四、熵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042 五、吉布斯函数 043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046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046 二、平衡常数 047 三、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049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051 思考题与习题 055 知识拓展 热力学大师——吉布斯 058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060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060 一、氢原子光谱 060 二、玻尔理论 061 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062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063 一、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063 二、四个量子数 064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像 066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068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 068 二、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 069 三、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070 四、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072 第四节 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073 一、原子半径 074 二、电离能 075 三、电子亲和能 076 四、电负性 077 第五节 化学键理论 078 一、离子键理论 078 二、共价键理论 080 三、分子轨道理论 085 第六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087 一、分子的极性 088 二、分子间力 089 三、氢键 090 第七节 晶体知识简介 092 一、离子晶体 092 二、分子晶体 093 三、原子晶体 093 四、金属晶体 093 思考题与习题 094 知识拓展 量子点 095 第五章 元素选论 097 第一节 s 区元素 097 一、 s 区元素的通性 097 二、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097 第二节 p 区元素 099 一、 p 区元素的通性 099 二、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00 第三节 d 区元素 106 一、 d 区元素的通性 106 二、重要化合物 106 第四节 ds 区元素 107 一、 ds 区元素的通性 107 二、重要化合物 108 思考题与习题 109 知识拓展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焰火,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式的浪漫” 110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 11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及定量分析的程序 11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1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12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14 四、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114 五、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16 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16 一、误差的分类 117 二、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118 三、减小分析过程中误差的方法 121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22 一、测量值的集中趋势 122 二、正态分布和 t 分布 124 三、异常值的检验与取舍 126 四、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127 第四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128 一、有效数字及其位数 128 二、数字的修约 129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29 第五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129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129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30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基准物质 132 四、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133 思考题与习题 136 知识拓展 化学计量学 138 第七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39 第一节 酸碱理论 139 一、酸碱电离理论 139 二、酸碱质子理论 139 三、酸碱电子理论 140 四、软硬酸碱理论 141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41 一、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 141 二、酸碱平衡的移动 144 第三节 酸碱平衡水溶液中酸度的计算 145 一、物料平衡式 145 二、质子平衡式 145 三、酸度对弱酸(碱)各种型体分布的影响 146 四、强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49 五、一元弱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49 六、多元弱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50 七、两性物质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52 第四节 缓冲溶液 153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原理 153 二、缓冲溶液酸度的计算 154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55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55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 156 一、酸碱指示剂 156 二、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59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66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67 思考题与习题 170 知识拓展 人体的酸碱度与健康 171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172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规则 172 一、沉淀溶解平衡 172 二、溶度积规则 174 三、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74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 178 一、沉淀滴定法概述 178 二、沉淀滴定法确定终点的方法 179 思考题与习题 182 知识拓展 新型的吸附指示剂 183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184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84 一、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84 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86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87 一、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87 二、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187 三、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和内轨型配位化合物 190 第三节 配位平衡 191 一、配位平衡常数 191 二、配位平衡的计算 192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 193 第四节 螯合物 197 一、螯合物的基本概念 197 二、螯合物的稳定性 198 三、螯合物的应用 198 第五节 配位滴定法 199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199 二、 EDTA 及其配合物的性质 199 三、条件稳定常数 201 四、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203 五、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209 思考题与习题 213 知识拓展 配位化学的创始人——维尔纳 214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15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方程式的配平 215 一、氧化数 215 二、氧化与还原 216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16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218 一、原电池 218 二、电极电势的产生 220 三、标准电极电势 221 第三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23 一、能斯特方程 223 二、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224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226 一、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226 二、选择适当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226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227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27 五、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228 六、计算物质的某些常数 229 第五节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230 一、元素电势图 230 二、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231 第六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232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232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33 三、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其应用 238 思考题与习题 244 知识拓展 第一个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家——葛洪 245 第十一章 重量分析法 246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 246 一、重量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246 二、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246 三、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246 第二节 沉淀的纯度和条件选择 247 一、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247 二、晶形沉淀的条件 248 三、无定形沉淀的条件 248 第三节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249 思考题与习题 250 知识拓展 重量分析法最新发展动态 250 第十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51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概述 251 第二节 光吸收的基本原理 251 一、光的基本性质 251 二、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252 三、朗伯-比尔定律 252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254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254 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55 三、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256 第四节 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257 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选择 257 二、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258 第五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260 一、单组分含量的测定 260 二、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260 三、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261 思考题与习题 262 知识拓展 光化学传感器 263 第十三章 电势分析法 264 第一节 电势分析法概述 264 一、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64 二、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265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和膜电势 267 第二节 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269 一、直接电势法 269 二、电势滴定法 273 思考题与习题 275 知识拓展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与活体分析 276 第十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277 第一节 沉淀分离法 277 一、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法 277 二、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法 278 第二节 萃取分离法 279 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279 二、重要的萃取体系 281 三、萃取条件的选择 282 第三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 282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和性质 282 二、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284 三、离子交换法的应用 284 第四节 色谱分离法 285 一、柱色谱法 285 二、纸色谱法 286 三、薄层色谱法 287 思考题与习题 287 知识拓展 新型分离技术 288 附录 289 附录Ⅰ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289 附录Ⅱ 298.15K 下一些物质的ΔfH m 、ΔfG m 和S m 289 附录Ⅲ 一些质子酸的解离常数(298.15K) 294 附录Ⅳ 常见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15K) 295 附录Ⅴ 一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296 附录Ⅵ 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及条件电极电势 (298.15K) 297 参考文献 300 元素周期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