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客体:世界终结之后的哲学与生态学(人文科学译丛)

超客体:世界终结之后的哲学与生态学(人文科学译丛)

  • 字数: 189
  • 出版社: 长江文艺
  • 作者: (美)蒂莫西·莫顿|译者:苏艳
  • 商品条码: 978757020030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气候变暖、核废料、塑料污染……这些超客体(Hyperobjects)超越了人类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却彻底重塑了我们的生存现实。莫顿以惊人的理论野心宣告:生态危机不是外部问题,而是人类与非人类纠缠的本体论真相。本书从超客体的黏性、非定域性、客体间性等性质来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超客体时代“世界”“自然”等概念的失效,在超客体面前,人类的虚弱暴露无疑,巨大的不对称迫使人类必须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学会谦卑,重塑认知。书中的生态哲学论述极具启发性,为我们重新思考生态危机提供了巨大帮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1968—),美国莱斯大学英语系教授,当代最具颠覆性的生态哲学家之一。作为面向对象哲学运动的成员,莫顿提出了“超客体”的概念并由此出发探讨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其代表作《超客体:世界终结之后的哲学与生态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是生态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译者简介译者简介:苏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翻译史、典籍翻译、文学翻译、翻译理论。
精彩导读
引言 存在的地震 在《生态思想》一书中,我创造了“超客体”一词,用以指代那些相较于人类而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分布的事物。超客体既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厄瓜多尔的拉戈阿格里奥油田,或者是佛罗里达大沼泽地;超客体可以是生物圈,或是太阳系;超客体可以是地球上所有核材料的总和,也可以只是钚或铀;超客体可以是由人类直接制造的耐久用品,如聚苯乙烯或塑料袋,或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所有嗡嗡作响的机器的总和。也就是说,无论是否由人类直接制造,与其他实体相比,超客体的特点在于“超级”。超客体有许多共性。第一,超客体具有黏性,即它们“黏附”在与其相关的事物上。第二,超客体是非局部的,即超客体的任何“局部显现”都不能直接体现超客体本身。第三,与我们所习惯的人类尺度的时间性相比,超客体具有不同的时间性,尤其是一些非常大的超客体(如行星),它们具有真正的高斯时间性:根据广义相对论,它们能够产生时空旋涡。第四,超客体存在于高维的相空间,因此它们在一段时间内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见的。第五,超客体以客体间性的方式展现效果,换言之,我们可以在物体审美属性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空间中检测到它们。超客体并不属于我们的知识范畴,因为无论是与蠕虫、柠檬或紫外线比起来,还是与人类相比,它们都具有“超级”性。超客体已经对人类社会和精神空间产生重大影响。它们直接导致了“世界末日”,否定主义和末日环保主义因此都变得过时。超客体已经将人类引入了一个“虚伪”“虚弱”和“跛足”的新阶段,这三个术语在此研究中有特殊含义,我将在后文中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虚伪”源于导致元语言不可能存在的条件(正如我将要解释的,生态危机让我们刚刚意识到这些条件);“虚弱”源于现象与事物之间的差距,超客体使这种差距明显,令人不安;而“跛足”则是因为所有实体都是脆弱的(正是这种脆弱使其存在成为可能),而超客体使这种脆弱也变得明显。超客体也在改变着人类的艺术以及审美体验(审美向度)。目前,我们正处于我所说的“不对称时代”。
目录
引言 存在的地震001第一部分 什么是超客体? 黏性035 非定域性049 时间波动性072 相位性090 客体间性105第二部分 超客体时代 世界末日129 虚伪178 不对称时代211 注释270 致谢30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