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浙江诗路文化的美学品格

浙江诗路文化的美学品格

  • 字数: 269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赖勤芳|
  • 商品条码: 978752253891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诗路文化是“走出来”的文化。本书以浙江诗 路文化为论述对象,通过结合浙江历史文献、文学 作品和美学理论,主要站在美学的高度进行理解, 以彰显浙江诗路文化的美学品格。总体上认为,浙 江诗路之美是和谐之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统一 ,内蕴着优美、崇高美。根据线路主轴、区域覆盖 的地理、历史上的交通情况,结合关键节点、代表 性的在地性审美特色等,浙江的四条诗路各有其“ 美”。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之“神秀”、大运河诗 路之“清秀”、钱塘江诗路之“雅秀”,瓯江山水 诗路之“灵秀”。此四“秀”之美可分别以天台山 、浙西词派、《富春山居图》、江心屿等经典的山 水人文景观为代表。浙江诗路是山水之路、人文之 路,更是开放之路、富裕之路。加强从“秀美”向 “富美”的浙江诗路文化美学品格提升,这种认识 也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简介
赖勤芳 浙江金华人,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及江南审美文化研究。已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的专著有《中国现代美学关键词“形式”研究》《休闲美学:审美视域中的休闲研究》等5种。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级及以上项目5个。近年来,还参与完成杭州市桐庐县、金华市的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编制,浙江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等多个实践项目,获得积极反响。
精彩导读
第一章 领略浙江诗路之美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 回。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我本江南人,能说江南美。家家门系船,往往阁临 水。 —王国维《〈昔游六首〉其二》 浙江诗路是以浙江区域内的道路为媒介,以浙诗为 标志,通过浙江历史承继方式表现出来,与幸福生活追 求紧密结合的美好之路。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 、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构成的浙江诗路,覆盖浙 江全域,深刻于浙江文化版图,连接了浙江的历史、现 实与未来。深入理解浙江诗路文化,宜把它作为浙江文 化传统中的精彩部分,尤其需要从美学上进行价值阐释 。诗是语言的文学、审美的艺术,是典型的精神文化形 态。诗、诗路的活动都是文化活动,即价值活动。浙江 诗路之美是和谐之美,以秀美为主调,汇集了自然美、 人文美、生态美,内蕴着优美、崇高美。领略浙江诗路 之美,要从浙江的山水地理、交通人文、生态文明谈起 ,更要在重意境的江南美学本色中进行观照。 第一节山水优美且流连 浙江诗路之美是山水之美。山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 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是能够触发诗情、启迪诗思的诗性 因子。山水本身是自然的,但经审美点化而变得富有诗 意。山水有助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接受,文学艺术作品 也因山水的融入而变得更具魅力。清代尤侗《〈天下名 山游记〉序》云:“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借文章 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这就是说,山水与文学艺 术虽然都有各自的时代际遇和存在命运,但是两者又是 彼此成就的。山水经人的点化而为人化的山水,山水文 学艺术便是这样的产物。而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便自然 能够观照一地的山水之美。就此而言,浙江的文学艺术 史也就是一部书写浙江山水的审美文化史。古代诗人乘 舟行游天下,流连于浙江山水之间,留下无数精彩的诗 作。这些诗歌文献,构成了一种“历史的回忆”,隐含 着诗人在浙地旅途中所经历的地点、随时代而变化的自 然与人文的图画,保存了丰富的浙江地方文史、历史风 俗资料。浙诗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及意义。浙江的山 水为浙诗的形成提供了地理基础。从浙诗中,我们亦能 够领会游浙诗人乐在山水的愉悦心理。 一、山水之路 浙江地理形态多样,自然风貌不一。浙江陆域面积 10.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水面、平坦地分别占75% 、5%、20%,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浙江地势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也按此方向呈大致平行的三支 :西北支是从浙赣交界怀玉山延伸来的天目山、千里岗 山脉;中支是由浙闽边界的仙霞岭延展出来的,主要是
目录
导论 理解“诗路” 第一章 领略浙江诗路之美 第一节 山水优美且流连 第二节 流动的人文风景 第三节 流域性与“意境” 第二章 神秀浙东唐诗之路 第一节 浙东地理与文化原型 第二节 浙东交通与诗路景观 第三节 天台山的审美高度 第三章 清秀大运河诗路 第一节 浙北地理与文化原型 第二节 大运河交通与诗路景观 第三节 “浙西词乡”的魅力 第四章 雅秀钱塘江诗路 第一节 钱塘江地理与文化原型 第二节 钱塘江交通与诗路体系 第三节 富春山水文化与美学 第五章 灵秀瓯江山水诗路 第一节 瓯江地理与文化原型 第二节 瓯江交通与诗路体系 第三节 江心屿文化空间的审美建构 余论 家园美化 参考文献 附录 “乡愁”及其休闲美学意蕴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