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选择性交错: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

选择性交错: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

  • 字数: 211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廖超超
  • 商品条码: 97873133311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责权利对称”长期以来都被理论界看作是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的基本原则,但实践中政府间责权利交错现象普遍存在。对于这一现象,传统的理论视角未能进行系统的描述与有力的解释。因此,本书借鉴制度逻辑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已有研究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结构-过程-功能”的整体性分析框架,结合制度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解释了政府间责权利选择性交错发生与持续的制度逻辑。本书适合政府间关系领域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廖超超,女,浙江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间关系、行政区划与地方治理。先后在《浙江社会科学》《江海论坛》《江苏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以第二作者出版专著1部,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1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1项,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的框架与路径 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缘起 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路径 第二章 政府间责权利配置的文献述评:基于组织—制度—过程—功能视角 组织结构视角下的责权利配置研究 制度规范视角下的责权利配置研究 运行过程视角下的责权利配置研究 结构功能视角下的责权利配置研究 已有研究的贡献、启示与不足 第三章 选择性交错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整合框架 选择性交错分析的理论基础 选择性交错分析的整合框架 第四章 选择性交错的结构:组织分析与类型划分 政府体系的组织结构 政府体系的组织制度 选择性交错的类型划分 第五章 选择性交错的过程:基于浙江省的案例分析 省管县改革与扩权改革的实践进展 浙江省市县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改革历程 多重制度逻辑下选择性交错的形成过程 第六章 选择性交错的功能:复合形态及实现机制 选择性交错的功能分析单元与功能形态 选择性交错的正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选择性交错的负功能及其生成原因 第七章 制度逻辑与政府间责权利配置:对选择性交错的再思考 政府间责权利交错的选择性特征表现 制度逻辑的选择与组织注意力的聚焦 政府间责权利选择性交错的演变方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