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典故/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历史典故/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字数: 107
  • 出版社: 天地
  • 作者: 有书
  • 商品条码: 9787545564433
  • 适读年龄: 12+
  • 页数: 142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传统文化通识读物,包含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经典古文四大主题分册。丛书精选几十部经典典籍,以生动叙事与专业解读,带青少年走进神话的奇幻世界,探寻历史典故中的智慧,感受诗词文化的人文情怀,领悟经典古文中的深刻哲思。用“思考与启示”“拓展阅读”等丰富板块拓展青少年思辨能力、文化素养、知识视野。阅读这套书,青少年既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在轻松体验中激发创作灵感、提升思维能力、涵养文学素养,是助力青少年精神成长、增强文化自信的优质读本。 《典籍里的中国·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的刀锋对话中蕴含哲学思辨,包含《晏子春秋》《左传》《孙子兵法》《列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战国策》《晋书》等10部典籍,近30篇中小学教学中的核心历史典故,展现诸子百家思想精髓与为人处世的智慧,助力青少年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
有书:终身教育领创者。旗下拥有有书APP、有师、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汇聚超6000万用户。首创共读+模式,深化服务体系,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知识服务及新教育产品,帮助有终身成长意愿的人群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 “有书共读”是有书发起的一项为所有想要终身成长的人提供知识服务的行动计划,通过“组队对抗惰性,每周共读一本书”,陪伴终身成长者获取知识,共同成长。“有书共读”单品类涵盖通识科普、认知方法、人文社科、生活美学、人物传记、情感故事等多个维度,同时打通有书共读同城会,线上线下全线联动,为实现全民阅读贡献一己之力。 代表作:全网畅销书《典籍里的中国》《诗词里的中国》等。
精彩导读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 (bànɡ)方出曝,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解释?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让第三者获利。 例句? 他们二人为了一点小利益争执不休,岂知这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让别人有了可乘之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强大的秦国对燕、赵等国虎视眈眈。 有一次,赵国准备出兵攻打燕国,谋士苏代不赞成赵国的做法。 苏代赶到赵国劝谏国君赵惠文王不要攻打燕国。 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苏代请求拜见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早就得到消息,知道苏代的来意,但是他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道:“苏代,你从燕国来我们赵国是要做什么?” 苏代拜了一拜,对赵惠文王说 :“君上,让臣下先给您讲个故事,您就知道我为什么而来了。”赵惠文王点点头,答应了苏代的请求。 苏代讲道:“我在来贵国的路上,经过易水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只河蚌正在河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这时一只鹬鸟看见了,就伸嘴去啄蚌肉。 河蚌连忙合拢蚌壳,正好夹住了鹬鸟的嘴巴。 鹬鸟用尽力气甩来甩去,还是拔不出嘴来。 于是鹬鸟对河蚌说 :‘你还不松嘴吗?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活活晒死!’河蚌不甘示弱地说:‘如果我一直不松开,你一定会被饿死!’就这样,它们俩谁也不松口,一直僵持着。 这时,走来一个渔夫把它俩全都抓走了。” 讲完故事,苏代开始劝说赵惠文王:“现在赵国和燕国要是开战,这样长期打下去,两国的力量都会被削弱,就如同故事中的鹬鸟和河蚌一样,到时想吞并各国的秦国就会像渔夫一样,把赵国和燕国一起消灭,成为最终获利的一方,所以大王一定要三思啊!” 赵惠文王听了苏代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出兵攻打燕国的念头。 后来,人们把苏代说的这个寓言故事概括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成语,用来比喻双方不和,互相攻击,两败俱伤,结果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思考与启示】 很多时候,人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不休,互不相让,最终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让第三方得利。 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冲突,从而忽视了整体利益,要有大局观,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权衡利弊,避免因小失大。 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应对外部的挑战。 【拓展阅读】 纵横家和合纵连横 纵横家是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苏秦和张仪,他们分别代表合纵和连横两派。 在《战国策》这本书里写的就是纵横家们的活动和合纵连横之术。 合纵连横是战国七雄魏、赵、韩、齐、秦、楚、燕这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之间在兼并战争中拉拢国家的活动方式。 合纵是指弱国联合进攻强国。 战国后期,秦国最强大,就是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 纵横家的代表就是苏秦。 连横是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 在战国后期,就是指战国七雄中的某几个国家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纵横家代表就是张仪。 在历史发展的检验下,连横最终帮助秦国战胜六国,统一天下,而合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六国的安全,但相比较而言,连横还是更有优势,瓦解了合纵联盟。
目录
《典籍里的中国·历史典故》目录 《晏子春秋》外交奇才晏婴的论辩智慧 南橘北枳 《左传》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城下之盟 唇亡齿寒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居安思危 《孙子兵法》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兵书 同舟共济 《列子》蕴含大智慧的哲理奇书 管鲍之交 歧路亡羊 杞人忧天 《庄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哲学巨著 东施效颦 井底之蛙 邯郸学步 《韩非子》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吕氏春秋》先秦思想的大融合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卧薪尝胆 田忌赛马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破釜沉舟 《战国策》战国纵横家的谋略宝典 南辕北辙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晋书》收录两晋异闻的正史典籍 洛阳纸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