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辑)-诗词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辑)-诗词文化

  • 字数: 113
  • 出版社: 天地
  • 作者: 编者:有书|
  • 商品条码: 9787545535884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传统文化通识读物,包含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经典古文四大主题分册。丛书精选几十部经典典籍,以生动叙事与专业解读,带青少年走进神话的奇幻世界,探寻历史典故中的智慧,感受诗词文化的人文情怀,领悟经典古文中的深刻哲思。用“思考与启示”“拓展阅读”等丰富板块拓展青少年思辨能力、文化素养、知识视野。阅读这套书,青少年既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在轻松体验中激发创作灵感、提升思维能力、涵养文学素养,是助力青少年精神成长、增强文化自信的优质读本。 《典籍里的中国·诗词文化》:诗词文化的平仄韵律中暗含文人风骨,包含《诗经》《楚辞》《乐府诗集》《文选》《全唐诗》《宋六十名家词》《乐府雅词》等7部典籍,20多首中小学教学中的核心诗词故事、解析,带领青少年沉浸式参与诗词诞生过程,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提升语言能力。
作者简介
有书:终身教育领创者。旗下拥有有书APP、有师、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汇聚超6000万用户。首创共读+模式,深化服务体系,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知识服务及新教育产品,帮助有终身成长意愿的人群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 “有书共读”是有书发起的一项为所有想要终身成长的人提供知识服务的行动计划,通过“组队对抗惰性,每周共读一本书”,陪伴终身成长者获取知识,共同成长。“有书共读”单品类涵盖通识科普、认知方法、人文社科、生活美学、人物传记、情感故事等多个维度,同时打通有书共读同城会,线上线下全线联动,为实现全民阅读贡献一己之力。 代表作:全网畅销书《典籍里的中国》《诗词里的中国》等。
精彩导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选自《全唐诗·卷五六》) 唐朝涌现出很多神童,朝廷还专门为这些早慧的儿童设立了一个科举科目叫童子科。 比如七岁写《咏鹅》的骆宾王;七岁被举为神童,后来当上秘书省正字的刘晏;十岁被举为神童的杨炯等。 王勃也是一位神童,他的才华尤为出众,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的成就称赞不已,称他为天才。 王勃六岁就能写诗,且文辞工整;九岁就开始研读训诂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注》,挑出了整整十卷错误;十四岁时,他向当朝宰相上书发表政治建议,针砭时弊,因此被宰相称为“神童”;十五岁时,他创作了《乾元殿颂》,被皇帝赞叹为“奇才”,天才之名从此流传开来,朝中无人不知;十六岁时,在宰相保举下,他参加了比童子科难度更大的幽素科。 幽素科是科举考试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科目,设此科旨在选拔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十七岁时,他当上了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所生次子 —— 沛王李贤的侍读。 这时未来可期的王勃意气风发,肆意狂放。 毕竟,细数历史,也没几个人有王勃这样的际遇 —— 宰相保举,天子初赞其才,十六七岁便入沛王府为侍读,与沛王李贤结下师友之谊。 当时王侯之间斗鸡风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一时难分高低,王勃便戏作《檄(xí)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 檄是古代用于征召、 晓谕或声讨的文书。 然而,唐高宗读完“斗鸡檄”后大怒,认为王勃不加劝勉,反而挑动诸王间的矛盾,遂罢免王勃官职,将他逐出沛王府。 此后,王勃开始了漫游生活。 公元 669 年左右,王勃的朋友杜少府要到蜀州做县尉,王勃在长安相送,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蜀州。 与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分手之时,像那些多情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手巾。 此时的王勃虽仕途受挫,但依然胸怀广阔,积极向上。 虽写离愁别苦,风格却雄放刚健,乐观豁达。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 对 “风烟”,“三秦” 对“五津”,对仗工整,显示出王勃的诗歌创作技巧。“城阙辅三秦”描绘出长安的雄伟气势,为整首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风烟望五津”,从风烟中遥望朋友远去的地方,增添了一种迷茫缥缈的意境,又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面对离别,王勃不言伤感,而是说“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这里运用了共情心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营造出与好友心绪相连的感觉,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灵宽慰。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彼此知心,即便相隔天涯,都好像相伴左右!好友要远赴蜀州,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勃也很清楚其再见不易,故将两人感情升华,表达更高境界的情谊:只要我们“宦游人”的心连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如同相伴左右。 这样一来,两人的友情在诗中已经得到升华,从形体的相伴上升到精神的相通,给我们一种“神交”的感觉,这也正体现出古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精神追求。 紧接着,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说就不要在分别的路口,像多情的青年男女一样掉眼泪了吧!这一句相当于对全诗的总结,让整首诗结构更加完整。 因为王勃所表现的志趣是精神层面的、更大格局的豪情壮志,因此,那种偏向情感化、情绪化的表达,比如哭泣、喝酒等,都不符合他的格调。 他内心的真实态度是:离别其实并不值得过分伤感,不必沉溺于儿女情长。 这种心态在送别诗中是非常罕见的。 因此,明代陆时雍在《唐诗镜》中点评道:“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意思是说,这是一首高格调的作品,读起来却不觉得它格调高,这正是王勃早期作品雄放刚健风格的体现,显示出他的远大志向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思考与启示】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即使不能经常见面,也能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保持联系,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所以,我们应当积极乐观地面对离别,不必太过悲伤,陷在离别的情绪中。 每一次离别也是新的开始,相信未来还会有重逢的机会。 【拓展阅读】 “初唐四杰”的故事 初唐时期,文学上继承了六朝以来的文学传统,尤其是齐梁时期的宫体诗风在当时仍有较大影响。 宫体诗多以宫廷生活、男女爱情为题材,风格绮丽柔靡,注重形式技巧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些文人在学习和继承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对这种文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认识到宫体诗风的局限性,所以力求变革创新,旨在恢复汉魏风骨,使文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从而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于是,初唐文坛上出现了四位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就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世称“初唐四杰”。 王勃擅长写五律,其内容多偏于描写个人经历、思乡怀人以及酬赠往还,风格清新流丽。 他的骈文成就尤为突出。 上元二年(761年),王勃在去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途经洪州写下《滕王阁序》。 此篇无论是在辞藻的华丽、对仗的工整,还是在情感的表达、意境的营造上,都堪称典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佳句,以其宏大的气势和绝美的意境,充分展现了王勃高超的文学才华。 杨炯十岁举神童,擅长五律,以边塞征战诗著称,如《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展现了初唐时期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卢照邻年少时就博学能文,中年后不幸患风痹症,迁居长安附近的太白山,后因病致残,最终自投颍水而死。 卢照邻擅长七言歌行,其代表作《长安古意》风格纵横奔放,富丽堂皇而不失深沉。 通过对长安贵族奢华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骆宾王七岁能诗,有 “神童” 之称。 他曾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朝为侍御史。 作品有《在狱咏蝉》一诗,以豪迈奔放、气势磅礴著称。 此外,他还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英雄壮志,如《于易水送人》一诗,通过对“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的咏叹,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正义的追求。 文明年间,骆宾王加入徐敬业的义军,起草《讨武曌(zhào)檄》,文章慷慨激昂,气势恢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其中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等名句,充分展现了骆宾王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 初唐“四杰”的作品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王勃高华俊逸,杨炯雄厚刚健,卢照邻清丽藻思,骆宾王平易流畅,但都具有豪放洒脱、气势磅礴、情感真挚的特点。 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限于宫廷生活的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大漠的辽阔天地,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作用。
目录
《典籍里的中国·诗词文化》目录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无衣 木瓜 《楚辞》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离骚(节选) 《乐府诗集》现存收录乐府歌辞最完备的诗集 长歌行 敕勒歌 《文选》太子甄选的诗文总集 涉江采芙蓉 《全唐诗》收录唐代诗歌最全的总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回乡偶书 望月怀远 出塞 凉州词 鸟鸣涧 登金陵凤凰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钱塘湖春行 泊秦淮 《宋六十名家词》现存刻印最早的宋词总集 雨霖铃·寒蝉凄切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卜算子·咏梅 《乐府雅词》现存最早的宋人编选的宋词总集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