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打开地球之门

打开地球之门

  • 字数: 650
  • 出版社: 中国大地
  • 作者: 丁峙|
  • 商品条码: 978752001305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启航北京、耕耘 蓝田、筑梦廊坊三大篇章构 成,共65万字。书中汇集了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 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重要科 研成果和院士、部长等精英 人物的有关事迹,从不同角 度反映了物化探所及中国物 化探的发展历程,讴歌了广 大地质物化探工作者的光荣 和梦想。 65年来,曾有数以千计 的知识分子从全国各地来到 北京,来到蓝田,来到廊坊 ,来到物化探所。他们青春 荡漾,他们无怨无悔,他们 都为物化探所的发展做出过 自己的一份贡献。当物化探 所走过65年的历程之后,没 有哪一个物化探人不为研究 所今天的兴旺而高兴,没有 哪一个物化探人不为今天取 得的累累硕果而自豪。本书 涉及内容广泛,对人物事件 有相当深度的挖掘,实现了 报告与文学的有机契合及文 学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本书 不是历史书,又是历史书, 是一部厚重的、立体化的、 形象化的中国物化探发展史 书。 本书作者丁峙采取电话 、微信、访谈等多种方式, 采访了百余名在职的、退休 的或已调离的曾在物化探所 工作过的新老同事,对每个 碎片式的素材均进行了深度 挖掘。作品很接地气、人气 和文气。他犹如一位经验丰 富的医生用手术刀,以文学 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 多方位剖析了物化探所的历 史与现实。这也让这部作品 ,成为一扇了解历史、了解 社会、了解时代的窗口,具 有很高的社会学和历史学价 值。本书着力展示那些具有 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反映职 工队伍中带有共性的闪光思 想,既有群像的勾勒,又有 个性的点睛,是书写地质物 化探这支特殊队伍的第一部 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本书是物化探研究所成 立65周年献礼之作。 本书适合广大地质工作 者、大专院校师生及文学爱 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丁峙,原名丁志俊,陕西礼泉赵镇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现为教授级译审,廊坊市大友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6年进入廊坊市国际国内公关协会,当选为副会长;2008年入选“廊坊市+大影响力人物”;2019年11月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著有6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打开地球之门》,于2024年由中国大地出版社正式出版。现为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大众文学研究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
精彩导读
第一章 新中国的物化探 事业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 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 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 现代化国际城市,世界各国 的驻华大使馆都设在这里。 雄伟的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 院办公所在地,人民大会堂 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她既 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 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 历史丰碑。 北京,以其悠远的历史 和丰富的文物遗存闻名中外 ,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更值得骄傲 的是,我国的首都北京力压 迪拜、东京、悉尼、洛杉矶 等世界一流城市,首次跻身 世界一线城市的“四强”。要 知道,这可是从全球的707 座城市中经层层筛选,脱颖 而出的。热情好客的北京人 耿直、豪爽、幽默,尤其喜 欢带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腔谈 论时事。国内、国际上的大 事小情,无不涉猎……关于 北京人,北京事,几天几夜 都说不完。 第一节 开发矿业 地质先 行 回顾我国矿产开发的曲 折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坎 坷经历何其相似。地矿事业 如何,涉及国运。1949年 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刚刚两个 多月,毛泽东主席就率领庞 大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坐上 专列亲赴苏联首都莫斯科出 访。从时间的节点上不难看 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 要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老大 哥”的支持。 经过了长达数月斗智斗 勇的外交博弈,中苏两国签
目录
上篇 启航北京 第一章 新中国的物化探事业 第一节 开发矿业 地质先行 第二节 中国物探技术的奠基者 第三节 物探所的诞生地——百万庄 第四节 地质部物探所横空出世 第二章 物化探科研渐入佳境 第一节 科研队伍中的半边天 第二节 物探所地震预报室的诞生 第三节 物探所与大庆油田的渊源 第四节 物探所的北京岁月 第五节 北京老物探所人的记忆 中篇 耕耘蓝田 第三章 曾经的那些往事 第一节 初到蓝田的困惑 第二节 薛家村印象 第三节 这么多翻译 第四章 拉开搬迁的序幕 第一节 新基地开建了 第二节 实力汇聚八方人才 第五章 山沟里的大师们 第一节 奇人黄树棠 第二节 大庆油田的功臣——王懋基 第三节 一群忘我的科学“狂人” 第四节 多才多艺的“吴高工” 第五节 油井“神探”雷振英 第六节 书呆子科学家“乔老爷” 第六章 地学天空闪烁的明星 第一节 赵文津院士 第二节 杨文采院士 第七章 大师风采——谢学锦院士独立篇 第一节 博大的胸怀 第二节 学外语的苦与乐 第三节 王学求博士与谢学锦院士 第四节 有大格局的科学家 第五节 愈挫愈勇的工作狂 第六节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七节 生活中的谢院士 第八节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第八章 平易近人的副部长 第一节 夏国治 第二节 寿嘉华 第九章 翻开历史新篇章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工人代表 第二节 千里大搬迁 第三节 开始打包 第四节 忙中出错的大乌龙 第五节 押车 下篇 筑梦廊坊 第十章 踏上这方热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