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吴敬琏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吴敬琏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 字数: 338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吴敬琏|
  • 商品条码: 97875473273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历史维 度,分专题考察了40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前因后果和 演化路径。其中,贯穿始终的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和 国家管控的统制经济这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之间此 长彼消的冲突,以及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顿会给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 中国在20世纪末宣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初步建立。但是,由于统制经济旧体制遗产的严重 存在,现有的体制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质:它既包含 新的市场经济的因素,又包含旧的统制经济的因素 ;既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 经济制度,又可能通过统制的强化,回到旧体制去 。 尽管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和2013年的中共十八 届三中全会对于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和实现国 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作出了庄严承诺,但是做出全 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取向与回归 统制经济模式之争会就此消失。两种前途之争仍在 继续。因此,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仍然对国运 兴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目录
吴敬琏集·总序 出版说明 再版序 自序 第1章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开始 1.1 “两个凡是”,还是探寻新路? 1.2 “睁眼看世界”的启示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 1.4 对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初步探索 第2章 初试“市场社会主义” 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由来 2.2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土资源 2.3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大规模试验 2.4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后续影响 第3章 增量改革引领民营经济发展 3.1 个体经营,还是“一大二公”:中国农村面临的选择 3.2 包产到户的最终胜出 3.3 增量改革使民营经济破土而出 3.4 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第4章 20世纪80年代对全面改革的探索 4.1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4.2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对总体改革设计的探索 4.3 1986年:配套改革计划及其流产 4.4 80年代末的大辩论、经济动荡和改革退潮 第5章 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 5.1 1989~1992年的改革目标大辩论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5.3 “50条”《决定》的改革总体规划3 5.4 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进展 第6章 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发展增添了动力 6.1 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 6.2 80年代: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6.3 1994年的外汇改革和出口导向政策的全面实施 6.4 走向全面开放 第7章 世纪之交:市场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崛起 7.1 争议“基本经济制度” 7.2 中共十五大的重大决策:“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7.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7.4 瞩目的成绩和未竟之业 第8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8.1 企业承包制:独具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8.2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与实施 8.3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浪潮 8.4 国资委建立后的国有经济改革 第9章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步履维艰 9.1 苏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引进 9.2 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增长模式转型 9.3 “十五”期间粗放增长方式的回潮 9.4 增长模式转型失利带来的恶果 第10章 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隐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