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用生命照亮生命:看见自己看见孩子

用生命照亮生命:看见自己看见孩子

  • 字数: 190
  • 出版社: 中国铁道
  • 作者: 杨帆|
  • 商品条码: 978711332305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工作者晓光 与乡村教师林老师的互动为 主线,通过“觉醒—打破— 修炼”的自我成长路径,以 及“参悟—实践—创新”的教 育实践历程,系统诠释了“ 把孩子当花养”的教育哲学 。全稿上篇聚焦家长与教师 的自我革新,下篇提供教育 现场解决方案,将理论融入 三十多个真实的故事。本书 重视阅读体验,以晓光与林 老师的故事为主线,用小说 的方式,将教育学、心理学 理论与一线教育经验深度融 合,提供兼具文学温度与实 践深度的解决方案,契合当 代读者对“有温度的教育指 南”的需求,是一部温暖的 教育小说,也是一本实用可 行的教育指南。
精彩导读
第一节 从前有座山 我叫晓光,是一位二十 一岁的姑娘,上个月刚大学 毕业。我从小就想当老师, 因为表现优秀,被实习的学 校留校任教,圆了儿时的梦 。 但我隐约担忧。大四实 习那半年,教学任务的繁重 ,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以及 教学外的各种琐事,让我从 满怀激情,逐渐身心疲惫, 情绪也变得不稳定。 在一天天的消耗中,我 感觉当初的梦想似乎在一点 点远离,对自己的能力也产 生了严重怀疑。 妈妈有位朋友叫林欣, 听说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教育 研究者与实践者,目前在山 里隐居。 妈妈建议我去林老师那 里住两个月,既静心,又可 以跟林老师学习教育,为九 月份的正式入职做准备。 我欣然答应。第二天下 午我们就出发了。那里离市 区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一 路山谷延绵。环湖山路不太 好走,车开得慢。妈妈叮嘱 道:“到了山上勤快点儿, 多帮林老师做事。多看多听 ,有问题就问,别拘束,妈 妈和林老师是朋友。” 我点点头,说:“放心吧 。” 妈妈又说:“林老师可是 个了不起的人。她在公立和 私立学校都工作过,自己又 办过学,培养了不少优秀的 学生。后来她选择住在山里 ,过这种宁静的生活。” 我问:“林老师为什么要 隐居呢?” 妈妈笑了笑:“这个嘛, 以后你可以问问她,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心里对林老师充满了 好奇。 说话间就到了。这里名
目录
上篇:重新养育自己 第一章 觉醒: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一节 从前有座山 第二节 我是谁? 第三节 园丁之心 第四节 回首来时路 第五节 心灵放映厅 第六节 我的烦恼与孩子无关 第二章 打破:重塑全新的自己 第一节 理解与接纳:走出童年的泥泞 第二节 自我元认知:升级人生导航 第三节 知行合一:做到才是知道 第四节 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路 第五节 爱是看见 第六节 别忘了,你也曾是孩子 第三章 修炼:更好地成为自己 第一节 放松:学会与焦虑共处 第二节 觉知:第三只眼看世界 第三节 明辨:穿透情绪看事实 第四节 耐心:慢是最快的抵达 第五节 放下:摆脱执念的束缚 第六节 致自己:洗净尘埃,天地成茶 下篇:用爱滋养孩子 第四章 参悟:直面教育现场 第一节 双面镜:亲子问卷里的认知鸿沟 第二节 茶室辩论:快乐从何而来 第三节 劳动换午餐:乡村实践 第四节 集体大扫除:劳动中的温柔心 第五节 舌尖上的春秋:肉松饼博弈论 第六节 守护感受力:与世界对话 第七节 不怕写作文:用感官唤醒文字 第八节 小天使与小恶魔:看见自己的心 第五章 实践:行走中的历练 第一节 岩壁的回声:编织支持之网 第二节 助农卖土豆:市井烟火中的成长 第三节 闲暇出智慧:诗意唤醒生命 第四节 挑战日:意愿创造奇迹 第五节 爱出者爱返:道德之花自然绽放 第六节 致家长:做教育的长期主义者 第六章 创新:探索自驱力密码 第一节 耕耘星野:初遇乡村教育 第二节 播撒善种:建立信任根基 第三节 松土培根:重构学习定义 第四节 春风化雨:分层激发潜能 第五节 新芽破土:鼓励主动探寻 第六节 花开满园:成长善借天性 第七节 各美其美:静待时间酝酿 第八节 薪火相传:生命影响生命 第七章 未来:自我认知的远征 第一节 怡湖山重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