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恩德文化研究

中国恩德文化研究

  • 字数: 55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杨春时|
  • 商品条码: 978752274760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文化的性质, 百余年来争论未决。本书提 出了具有革命性的论说:中 国文化是恩德文化。所谓恩 德文化,就是以施恩—报恩 法则规定社会关系,特别是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而确定了以孝、悌为准则 的家庭伦理,以友、敬为准 则的社会伦理和以忠、顺为 准则的政治伦理。本书指出 恩德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是 爱的属性,施恩—报恩是爱 的互动,它调节了社会关系 ,缓和了社会矛盾;二是控 制性,即管理者以施恩支配 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以报恩 依附管理者。恩德是一种身 份伦理,消除了意图伦理和 责任伦理的分离,也具有私 己性和差等性。中国文化现 代化的基本原则就是继承和 改造恩德文化,化恩为爱, 以平等的、普遍的爱作为核 心价值。
作者简介
杨春时,男,1948年11月生,哈尔滨市人。1982年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为“后实践美学”代表人物。著有《系统美学》、《审美意识系统》、《艺术符号与解释》、《百年文心》、《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等十余种。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经验与思路更新 中国文化研究的由来和主要学派的形成 中国文化研究的经验之一:由思想论争回归学术本身 中国文化研究的经验之二:从直接的比较研究转向深入的理论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的经验之三:从表层结构的研究转向深层本质的研究 中国文化恩德本质发现的思路 第一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源头 第一节 从礼物文化到神恩文化 第二节 从神恩文化到祖恩文化 第二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发生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变革 第二节 家庭领域恩德文化的形成 第三节 社会领域恩德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政治领域恩德文化的形成 第五节 恩德文化对礼物文化的改造 第三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思想理论建设 第一节 恩德文化建构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恩德文化建构的方式 第三节 恩德文化范畴的建构 第四章 反恩德文化的思想流派 第一节 道家对恩德文化的解构与儒道互补 第二节 法家对恩德文化的毁坏与儒法合流 第三节 墨家和杨朱对恩德文化的批判 第五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性质 第一节 恩德文化的两重性 第二节 恩德文化的身份伦理性质 第三节 恩德文化的有限理性特质 第六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调适 第一节 恩德文化对内在矛盾的调节 第二节 恩德文化对自身缺陷的弥补 第七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恩德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比较 第二节 中日恩德文化之比较 第八章 习俗形态的中国恩德文化 第一节 家庭生活领域的恩德文化 第二节 社会生活领域的恩德文化 第三节 社会生活领域恩德文化的边缘形态 第九章 制度形态的中国恩德文化 第一节 政治制度领域的恩德文化 第二节 法律制度领域的恩德文化 第三节 教化、教育制度领域的恩德文化 第十章 精神形态的中国恩德文化 第一节 恩德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恩德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第三节 恩德文化中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 恩德文化中的哲学 第十一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恩德文化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 第二节 恩德文化内部的异端思想 第十二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恩德文化历史作用的两重性 第二节 恩德文化对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塑造 第十三章 中国恩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中国恩德文化与现代性的遭遇 第二节 恩德文化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