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国文学与儒家文化

韩国文学与儒家文化

  • 字数: 183
  • 出版社: 齐鲁
  • 作者: 李学堂|
  • 商品条码: 978753334833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韩国文学 与儒家文化,包含以下几篇 文章:雪也梅也吾师也:牧 隐李穑的君子意识考、学理 韵扬五百年:韩国汉诗与阳 明学、文德之敷化四瀛:纪 晓岚与燕行文人、山石融镌 儒道佛:崔致远的《四山碑 铭》、莫使呼耶在山谷:四 佳徐居正的讽喻诗、沧波凝 湛写天光:高峰奇大升的儒 韵汉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文烈小说的文化因素。
作者简介
李学堂,号玛珈山房主人。1966年生于山东临朐,本科毕业于朝鲜金亨稷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汉文学系,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致力于韩国文学、儒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著作有《朝鲜朝后期文学批评研究》《燕岩朴趾源研究》;译著有《韩国汉文学思想研究》《韩国学:理论与方法》《李朝后期社会汉诗研究》;翻译小说《蝎子》。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热河日记)笔谈研究》等三十余篇。
精彩导读
临机取舍失其真,谩负 心希古君子。呜呼君子莫恃 眼,眼力高低由学耳。① 李穑这里所说的“眼力高 低”就是士君子明辨事理的 能力,是“临机取舍”时能否 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因素。 由此,李穑认为学习是常人 晋升为君子的阶梯,并通过 诗文展现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 寥寥接无极,天地初分 形。正气偶妙合,人为万物 灵。秀出于其中,圣贤为法 程。文章被天下,粲然如日 星。奈何今之人,逻驾趋冥 冥。反观居室内,是亦天之 经。 庖牺画奇耦,象以明理 源。文王与周公,触事宣诸 言。仲尼演十翼,大哉道义 门。韦篇既三绝,千载如乾 坤。使我知养蒙,德性何其 尊。独居慎勿亵,焚香思本 元。 孔门大如天,从游有三 千。速肖七十子,独称回也 贤。曾子得其宗,《大学》 明后先。圣孙幸抠衣,《中 庸》乃成篇。嗟嗟我缝掖, 用力求心传。读书身心判, 非醉应为颠。 李穑这三首诗论述了读 解和体会“四书”“五经”是学 做君子的必经之路。天地之 间,人为万物之灵,圣贤是 后世学习 雪也梅也吾师也:牧隐 李穑的君子意识考 的典范。《周易》作为 闸述天地间万象变化的古老 经典,是东方民族智慧的结 晶。文武周孔推演《易经》 ,开化人的智慧,培养人的 德性。孔圣门下七十二贤人 各得儒门真传。曾子著《大 学》,提出“三纲领”(明明 德、亲民、止于至善)和“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强调修已是 治人的前提,而修己的目的 是治国平天下,说明了个人 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 致性。子思著《中庸》,阐 发道德行为的“中庸”标准和 人生“至诚”的最高境界,提 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 习过程。由此,李穑认为, 只有按照《大学》《中庸》 指出的治学方法和顺序,方 可求得儒学心法的真传。 孔颜之乐到孟子的“君子 三乐”,探讨了作为君子的 德性幸福问题。《尚书·洪 范》曰“五福:一曰寿,二 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 德,五曰考终命”,最早提 出了“五福”的概念,其中“ 攸好德”的基本内容为心性 仁善、德行高尚,为儒家德 性幸福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李穑认为,孔颜之乐追 求的是内心境界的德性幸福 : 终夜肌骨酸,操心良甚 艰。月色入窗户,东风吹尚 寒。兀坐发浩叹,流光如跳 丸。君子有乐处,岂伊在瓢 算。为善如有余,一家天地 宽。青春已强半,勉哉铭汤 盘。 在他看来,君子的乐处 在于心性良善、安贫乐道、 心中自有天地之宽。这是超 脱了物质束缚的道德境界, 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论语·雍也》 ) 君子有真乐,妙处诚难 言。鸢飞与鱼跃,万像同一 元。眇然梯米身,道化所渊 源。礼乐被天下,周礼至今 存。 君子有肥遁,无闷亦无 愠。城市何所营,山林何所 隐。久矣混常流,川上观气 运。悠然抚四达,无心望华 问。 君子有何乐,终身自油 油。巍然气像大,足以厌凡 流。非如无澡水,天晴忽焉 收。盈科放四海,发自昆仑 头。嗟哉彼何心,断港将行 舟。 李穑诗中吟诵的君子“真 乐”是指德性之乐。天地自 然之理流行,礼乐人文之被 仍在,而君子沉潜显达无挂 于心,因此能保持内心无闷 无愠,悠然自得。“终身自 油油”的君子内心充满德性 幸福之感,外现的气象自然 如浩瀚大海、昆仑山一般宏 大无际。 李穑的君子德性之乐思 想后被其门生阳村权近继承 。 李穑同时继承了孟子“君 子三乐”的思想: 雪也梅也吾师也:牧隐 李穑的君子意识考 君子有三乐,自家及天 下。俯仰既无歉,保此神明 舍。愧怍无从生,声名遍夷 夏。悦亲兄弟和,英才尽陶 冶。致用竟成功,优游在朝 野。讴歌终吾生,谁欤列风 雅。 他从家庭孝悌和睦、内 心无愧无作、教书育人的社 会贡献三个角度吟咏诠释了 现实生活中君子之乐的内涵 ,将孔颜的德性之乐与生活 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孟子 “三乐”中的“得天下英才而 教育之”将君子教育与社会 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成为李 穑毕生的事业追求和实践内 容。 孔颜之乐和“君子三乐” 既是李穑内心愉悦的根源所 在,也是其平生君子修养和 君子教育的心理支撑。在门 人眼中,其“平居待人接物 ,浑是一段和气”,“挺天资 之粹美,穷圣学之精微,胸 襟洒落,莹彻光辉”,周身 闪耀着德性之乐的光辉,呈 现出典型的德性幸福君子形 象。 P7-9
目录
序 林荧泽 雪也梅也吾师也 牧隐李穑的君子意识考 李学堂 学理韵扬五百年 韩国汉诗与阳明学 李学堂 文德之敷化四瀛 纪晓岚与燕行文人 李学堂 莫使呼耶在山谷 四佳徐居正的讽谕诗 耿腾 李学堂 沧波凝湛写天光 高峰奇大升的儒韵汉诗 徐友英 李学堂 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文烈小说的文化因素 冉皑婷 李学堂 后序 李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