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九码头

九码头

  • 字数: 856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张永久,曹大明
  • 商品条码: 978757721728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九码头》全书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历史卷、社会卷、文艺卷。《九码头》从三个方面来囊括九码头的发展和变迁,具有一定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站在整个长江流域和世界水文化的高度来谋局布篇;全领域,囊括文史、非遗、工业、商业、文学、艺术等各个门类;收集文学艺术作品,突显美学高度。本书以纪实与文艺相结合、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形式,构成本书的基本主调。九码头是宜昌市著名的城市地标和对外窗口,也是市民耳熟能详的伍家岗区域的老街区,它既是物流的码头,也是市场的码头;即是商业的码头,也是文学的码头;既是市民的码头,也是旅客的码头;既是历史的码头,也是当代的码头。它承载了数代宜昌人的美好记忆,也见证了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宜昌的沧桑变幻,可以说,每位老宜昌人,都有自己心目中九码头的模样。在此大背景下,以讲述九码头的历史、挖掘九码头的记忆、留住九码头的根脉为宗旨,编纂出版《九码头》一书,意义自不待言。
作者简介
张永久,1954年出生,湖北宜昌人,汉族,高级编辑,宜昌市作协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宜昌市作协第二、三、四届常务副主席。宜昌市作协名誉主席。曾获湖北文学奖等奖项。出版有《逃亡记》《袁世凯家族》《刘湘家族》《袁家有故事》《晚清政商笔记》《革命到底是干吗》《摩登已成往事》《黄金水道》等。近年来专注于历史题材写作。己出版小说、传记、历史随笔等各类作品20余部。宜昌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会长、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宜昌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主持人。
精彩导读
《九码头》包括历史卷、社会卷、文艺卷三卷内容。 历史卷:九码头不仅是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一路江岸边的一座实体码头,更是宜昌民众心中的历史记忆符号与情感寄托。自20世纪50年代起,九码头便成了宜昌航运的中心,以此为生的码头工人等群体数量众多,航运的繁荣带动了沿江街区的兴盛,每日来来往往的乘客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本书以九码头为核心,详细叙述了宜昌市伍家岗区码头的起源、建设、繁荣及转型的历程,描绘了码头工人的生活状态、多姿多彩的码头文化以及沿江街区的发展变迁,同时梳理了码头文化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讲述了曾在九码头奋斗过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社会卷:九码头不仅是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一路江岸边的一座实体码头,更是宜昌民众心中的历史记忆符号与情感寄托。自20世纪50年代起,九码头便成了宜昌航运的中心,以此为生的码头工人等群体数量众多,航运的繁荣带动了沿江街区的兴盛,每日来来往往的乘客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本书以九码头为核心,详细叙述了宜昌市伍家岗区码头的起源、建设、繁荣及转型的历程,描绘了码头工人的生活状态、多姿多彩的码头文化以及沿江街区的发展变迁,同时梳理了码头文化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讲述了曾在九码头奋斗过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文艺卷:本卷以九码头为中心,将九码头区域百年间的文学艺术作为书写对象,详细梳理了该区域在小说、诗歌、散文、民间文学,以及美术、书法、摄影、戏剧、电影、音乐等文艺门类中涌现的文艺家和文艺作品。同时,本卷还整理并发掘了一批重要的文艺史料、日记、书信及回忆录。本卷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兼具可读性、时代性和资料价值,是了解九码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目录
《九码头》历史卷目录 引言 / 1 第一章 古代宜昌的水运与码头 / 6 一、古代宜昌水运溯源 / 7 二、明清宜昌城市结构与码头格局 / 12 三、川盐济楚与转载码头的繁荣 / 18 第二章 宜昌开埠与沿江码头的初步建设 / 24 一、宜昌开埠与宜昌关和各国领事馆的建立 / 25 二、宜昌“洋码头”的建设与轮运业的兴起 / 37 三、沿江码头商业街区的形成 / 46 第三章 动乱时局下的宜昌码头 / 58 一、动乱不断的宜昌码头 / 59 二、宜昌城区的东扩 / 64 三、宜昌码头与宜昌大转运 / 81 四、坚持抗战与迎来解放 / 92 第四章 九码头的崛起 / 98 一、1949年后宜昌码头管理 / 99 二、九码头的航运与物流 / 107 三、九码头的商业街区与街区文化 / 113 第五章 面向未来的九码头 / 119 一、新时代九码头的航运 / 120 二、岁月悠悠的九码头街区 / 126 三、多元综合发展的九码头 / 129 第六章 九码头的文化遗产 / 141 一、物质文化遗产 / 14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 152 附录 / 162 参考文献 / 183 后记 / 186 《九码头》社会卷目录 引言 / 1 第一章 九码头远古至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 / 6 一、区域建署沿革变迁 / 7 二、农耕生产与人口发展 / 8 三、战事对商业通道的影响 / 11 第二章 夕阳晚照下的码头经济与实业兴起 / 14 一、川盐济楚 / 15 二、宜昌开埠 / 16 三、码头的雏形与发展 / 19 四、与外商抗衡的民族航业 / 21 五、码头岸边的集市贸易 / 23 六、围绕码头展开的市井生活 / 29 七、帮会、商会与工会 / 34 第三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 / 47 一、宜昌港的新生 / 48 二、九码头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 60 三、与九码头息息相关的宜昌港务局 / 62 四、兴建葛洲坝.——.宜昌城市东扩 / 65 五、伍家岗的三线建设 / 70 六、宜昌工业的黄金年代 / 75 七、九码头区域繁华的商贸 / 87 第四章 在时间的长河中 / 105 一、伍家岗区的崛起 / 106 二、科教文卫全面发展 / 109 三、从遍地吊楼子到高楼大厦林立 / 127 四、九码头基层组织 / 133 五、九码头市民生活特色 / 138 第五章 九码头的蝶变 / 152 一、以万达广场为核心的商圈 / 153 二、迤逦不绝的滨江玉带 / 154 三、九码头区域的长江大桥 / 158 四、一半山水一半城 / 161 附录 / 167 参考文献 / 189 后记 / 190 《九码头》文艺卷目录 第一章 江波不见远归舟——文学 / 1 第一节 小说 / 6 第二节 诗歌 / 24 第三节 散文 / 40 第四节 诗词联赋 / 56 第五节 民间文学 / 69 第六节 作为码头的宜昌文学记忆 / 77 第二章 渡头轻雨洒寒梅——美术 / 90 叙论 / 91 第一节 国内艺术家有关宜昌码头的作品 / 94 第二节 宜昌美术奠基人冯中衡及其宜昌港系列作品 / 97 第三节 汪国新创作的连环画《长江三部曲》及其艺术成就 / 100 第四节 孙才清的三峡工程和码头题材油画创作 / 103 第五节 其他宜昌画家的码头美术作品创作 / 105 第六节 宜昌木雕船模和三峡水墨画 / 113 第三章 布帆无恙挂秋风——书法 / 116 叙论 / 117 第一节 雷思霈和顾槐、顾嘉蘅父子的书法艺术 / 119 第二节 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家杨守敬 / 122 第三节 蔡静安书法及其现实意义 / 124 第四节 兼擅各体、自成体系的周德聪书法 / 126 第五节 以篆书与刻印见长的张学怀 / 129 第六节 专攻行草的罗群 / 131 第七节 宋卫东、陈晓勇等的书法创作 / 132 第四章 唯见长江天际流——音乐戏剧影视 / 136 第一节 音乐 / 137 第二节 戏剧 / 145 第三节 影视 / 150 第五章 好去长江千万里——影像 / 157 叙论 / 158 第一节 宜昌开埠前后的影像记忆 / 160 第二节 宜昌大撤退的影像叙事 / 163 第三节 共和国初期的码头记忆 / 166 第四节 宜昌腾飞的影像记录及代表性摄影家 / 168 第六章 码头有迹月有痕——文艺史料 / 177 第一节 人物生平大事及创作年表 / 178 第二节 日记书信回忆录 / 200 第三节 九码头楹联作品集 / 217 参考文献 / 223 后记 / 2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