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50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50问

  • 字数: 90
  • 出版社: 中国发展
  • 作者: 编者: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 商品条码: 978751771499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和梳理了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经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概念、意义、核算、路径、保障、展望、误区等七个方面,对在理解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中遇到的50个典型问题进行科普性解读。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为全面理解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指导实践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开展,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来。\\\"
作者简介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6年明确为浙江省5家省级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成为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2024年蝉联“工程咨询行业智库型单位影响力50强”第二位,在浙江省社科联公布的“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中名列首位。已拥有一支由300余人组成的多学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工程咨询“三位一体”独特业务链,加力推进“具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智库”建设。
精彩导读
\\\"前? 言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浙江、江西、贵州、青海等地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18年4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1年4月,针对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中,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战略取向、主要目标以及六大机制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部署。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率先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率先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文明观,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初步构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框架。之后,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大地生根壮大。2018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任务。2019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办批准丽水市作为第一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地区;同年3月,浙江省政府印发了《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2019年至2021年,浙江省政府连续三年把“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列为年度重点任务,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把深化“两山”转化改革作为全省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项目,着力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各类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自此,浙江省率先开启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实践。其间,2020年10月,浙江省发布实施了全国首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为衡量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提供了科学标尺;2021年11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同时,浙江省还出台了诸如《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试点工作指南(试行)》《浙江省生态产品基础信息普查和动态监测制度(试行)》《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浙江省生态产品基础信息普查和动态监测制度(试行)》等系列政策。 近年来,浙江省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以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为抓手,以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为牵引,以山区26县绿色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提升生态溢价方面,浙江省开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创建了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立了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增强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在生态旅游方面,浙江省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启动诗路文化带建设,打造十大名山公园和十大海岛公园。截至2024年底,全省拥有国家5A级景区21个,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在绿色金融方面,浙江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7%,显著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在制度创新方面,浙江开展“两山合作社”改革、地役权改革、数字化赋能、将GEP核算结果纳入财政奖补等创新探索,初步破解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堵点、痛点和难点。 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生态产品概念认识还不够清晰,导致政府、市场主体、普通大众对此理解、把握有难度;对GEP的内涵、外延以及背后的科学道理缺乏权威解读,核算指标体系和过程复杂,核算结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导致应用受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化路径还不够清晰,对如何充分发挥好生态这一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有待达成更广泛的共识;生态资源资产确权的历史遗留问题、权证信息不准等难题,导致责权利关系不清、容易产生纠纷;生态资源资产开发以支付租金为主,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民等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亟须对相关概念、科学道理、实践应用等进行科普性解读,以便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切实推进“两山”转化的工具更容易被社会各界接受。为此,本书将从浙江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基本概念、重要意义、价值核算、实现路径、制度保障、未来趋势、误区辨析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全面理解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指导实践提供参考。 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加之编者的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6月\\\"
目录
\\\"概念篇 1. 什么是生态产品? 2. 什么是生态产品价值? 3. 什么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6. 什么是“三资”?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7. 生态保护补偿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什么关系?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哪些难点? 意义篇 9. 为什么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 1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和共同富裕有什么关系? 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和乡村振兴有什么关系? 1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有什么关系? 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战略导向是什么? 15. 为什么说通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可以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6. 为什么说通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可以塑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17. 为什么说通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可以引领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新风尚? 18. 为什么说通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可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案? 核算篇 19. 什么是 GEP? 20. 为什么要核算 GEP? 21. 怎么核算 GEP? 22. GEP 和 GDP、绿色 GDP 有什么关系? 23. GEP 增长或下降分别代表什么? 24. 哪些途径可以让 GEP 增长,哪种途径增长最快? 25. GEP 核算出来怎么用? 26. 什么是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 27. GEP 和 VEP 有哪些异同? 28. GEP 核算工作现状如何? 路径篇 29. 生态农业如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作用? 30. 生态工业如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作用? 31. 生态旅游如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作用? 32. 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扮演什么角色? 33. 企业和个人如何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4.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平台和载体有哪些? 保障篇 3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保障有哪些? 3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财政支持有哪些? 3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有哪些? 3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权如何保障? 39. 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展望篇 40. 数字化发展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什么影响? 41. 未来会出现新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吗? 42. 生态产品价值在未来项目建设中如何应用? 43. 未来如何构建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利益共享机制? 44. “双碳”背景下碳汇类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 误区篇 45. 哪些产品容易被误认为是生态产品? 46. 生态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是什么关系? 47. 文化服务产品中的“文化”应该怎么理解? 48. 公众能否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获利? 49. GEP 提高,生态一定变好吗? 50. 所有生态产品都包含在 GEP 核算内容中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