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376
  • 出版社: 西南大学
  • 作者: 陈立鹏|
  • 商品条码: 978756972440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与 实践进程,本书在全国率先 开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量表、民族团结意识量表、 民族交融态度量表等测量工 具,并对西藏、新疆、广西 、云南等边疆地区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 进行了实地调研。本书既是 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也是深 入实践行动研究成果,在调 研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有关 部门和人员的深入研讨交流 ,指导推动了当地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开展 。
作者简介
陈立鹏,苗族,民族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论》等著作多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30余项,曾应邀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民委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等国家重要文献的调研起草工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分析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基本观点与创新突破 第二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提出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提出背景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三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地位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 第四章 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 一、心理学视域下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研究 二、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三、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四、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建构 五、促进各民族的心理嵌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民族交融态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认同和心理距离的链式中介作用 七、民族地区的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心理资本和民族交往态度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第五章 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一、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 二、基于心理测量学的民族团结意识量表的编制 三、基于心理测量学的民族交融态度量表的编制 四、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认同现状调查和分析 第六章 教育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二、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考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西藏实践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疆实践 五、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思考 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七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实践:心理学视角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 四、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西为例 五、通过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西“三月三”为例 第八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展望 一、新时代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三、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四、需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