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见证亲情

见证亲情

  • 字数: 250
  • 出版社: 天津人民
  • 作者: 任帅军|总主编:宋贤杰
  • 商品条码: 97872012100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通过求 学、拼搏和经营,一步一步 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讲父亲、有 的讲母亲、有的讲自己的弟 弟,更有动情讲述自己孩子 的内容,这些发生在亲人之 间的故事,既是对往昔的追 忆,也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 记录。
精彩导读
我的父亲 孔子言曰:“子欲养而亲 不待。” 让我们兄弟三人无法承 受的生命之轻的事实竟是父 亲的匆忙辞世。 (一) 听闻的乡亲以为是谁在 造谣,纷纷表示不信。直到 诉说之人将满脸堆上严肃, 他们才明白已经发生的事实 。 这个噩耗一直对我隐瞒 ,直到我看见了家门口的花 圈和白幡。 就这么走了,匆匆忙忙 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我和大 弟也未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的丧事就像他的离 去一样匆忙而简单。直到人 去,物也空,我才明白对父 亲的尽孝,就只剩下了每年 的焚香叩拜。在其他人的眼 中,父亲已经成为一种回忆 。 这本应该是父亲的黄金 时代。 (二) 父亲遗有三子。老大在 读硕士,老二大专毕业,老 三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最近多年,老大一直在 外求学。从大儿子上大学时 起,他就铆足干劲儿,带着 美好的憧憬经营会日渐好转 的家境。 2003年,大儿上了大学 。2006年,二儿到太原读 书。2007年,大儿去上海 读研。2008年,三儿初中 毕业,开始学习手艺。岁月 的更迭和儿子们漫漫无期的 学业逐渐成为压在他身上的 重负。 2006年,父亲做出了一 个惊人的举动。家里用来给 儿子们成家的两份宅基地被 父亲卖掉了,这可是家里唯 一值钱的财产。村里不少人 长吁短叹,说父亲实在是不 应该卖掉宅基地。日后的实 践证明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 。用卖掉宅基地的钱把两个 儿子送出农村去上大学,为 儿子们今后的人生创造了改 变命运的机会。 在儿子们学业上的投入 ,父亲的行为在村里不是多 见。 (三) 父亲生前对我影响最大 的事情就是把我送进了高中 。 1999年,全世界的人都 在憧憬新千年的美好。我们 五口之家也洋溢着对未来幸 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因为这 一年,父亲让我们住进了新 家。 新家的落成掏空了父亲 最后的积蓄,也耗尽了父亲 勃发的潜力。父亲把希望寄 托在了我们身上。 就是在家里经济最拮据 的这一年,父亲借钱把我送 进了高中。就像赌博一样, 父亲赌上了我的未来。当时 的我对此一无所知,好像也 不需要知道什么。 同龄人的继续求学点燃 了我奋发学习的欲望。上了 高中以后,我把我的周末、 寒暑假、夜间部分休息时间 和平时的娱乐时间都用在了 学习上。现在想来,当时的 我就像一匹永不停止奔跑的 马一样,只知道向前,继续 向前。 好几次周末,父亲带着 麻花、方便面、家里腌制的 咸菜和刚蒸出笼的馒头来学 校看我。这让我感受到被父 爱包围。就是在这样的关怀 下,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顺利考上大学。我的求学之 路是踏在父亲的脊梁之上。 在我即将高考的那一年 ,父亲专门到普救寺为我许 了一个心愿,祝福我能够如 愿以偿地考上大学。等待高 考成绩的日子是漫长的。我 整日坐卧不安地消磨时间, 父亲则在为我能够继续求学 忙碌奔波。成绩下来了,我 上线了。但是我们一直等不 来我的录取通知书,为了圆 我的大学梦,父亲专门跑到 太原打听我的情况。收到录 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悬挂 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 我的大学就这样好事多 磨地开始了。和我就读高中 一样,每一次改变我命运的 入学都倾注了父亲无尽的心 血。本来不用这样折腾他的 ,如果我再努力把分数考得 高一点。父亲永远不会责备 自己的孩子,他要用自己的 行动感染孩子,激励我们努 力学习。这种无私的爱现在 依然是我前进的动力,只是 父亲再也看不见我的进步。 父亲一直想着再去普救 寺还愿。当他在普救寺为我 点燃了一盏长明灯,他相信 儿子的梦想定能成为现实。 再次来到普救寺,父亲的心 情相当愉悦。从他的讲述中 ,我感受到了父亲的淳朴、 敦善。现在的我一想到成千 上万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子 女上高中、上大学不惜耗费 巨资,子女能够明白父母的 一片苦心吗?我的父亲没有 那样的财力,他用许愿还愿 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的孩子 的呵护。这份爱融入我的漫 漫求学之路,融入了我的生 命。 P3-5
目录
父亲 我的父亲 再读父亲 聆听父亲 父亲的好名声 父亲的大脾气 父亲的热心肠 父亲的爱好 父亲爱交际 父亲爱养狗 父亲盖房子 父亲讲故事 讲述父亲的故事 父亲尽孝 父亲走后 教我练字的父亲 父亲重视我们的教育 枯荣一生 母亲 我的母亲 母亲的爱 母亲的笑 母亲做饭 母亲卖菜 母亲过节 母亲的双手 母亲的毛巾 母亲的胸怀 母亲洗衣服 母亲出远门 母亲的苦楚 母亲的吃苦精神 母亲的实干精神 母亲的乐观性格 母亲的生活信念 母亲的庄稼人生活 母亲对我们的教育 母亲做事给我的启发 母亲在“一条龙”服务队的生活 大弟 心解大弟 大弟与他的工作 童年时期的简单快乐 小弟 小弟的故事 小弟成长记 小弟的孝心 小弟的职业 小弟结婚记 与小弟谈心 小弟及他们仨 脚踏实地的小弟 靠双手打拼的小弟 母亲眼中的小弟 身边的亲情 奶奶 姥爷 外婆的老寒腿 想念大舅 四舅妈的理发店 英军哥与他的服务队 我的素描 我的绰号史 我的许多个第一 故里亲情 打电话 家常事 捉金蝉 倒烟囱 冻肉 过生日 老乡情 存车往事 家的温暖 回家过年 感恩父母 父母的苦难 家里的老照片 热炕头的温暖 院子里的梧桐树 记忆中的铜火锅 家门口的水井房 永远的黄河牌彩电 从院子里的蓄水池说起 写给父母亲和弟弟们的一封信 走进农村人的教育视野 打开农村人的精神追求 我的家乡 河津见闻 河津干板腔:从地域到文化 樊村,如何找寻您昔日的辉煌? 来樊村看戏 羊汤和胡卜 津津 “津”生有你(一) “津”生有你(二) “津”生有你(三) “津”生有你(四) “津”生有你(五) “津”生有你(六) “津”生有你(七) “津”生有你(八) “津”生有你(九) “津”生有你(十) “津”生有你(十一) “津”生有你(十二) “津”生有你(十三) “津”生有你(十四) “津”生有你(十五) “津”生有你(十六) “津”生有你(十七) “津”生有你(十八) “津”生有你(十九) “津”生有你(二十) “津”生有你(二十一) “津”生有你(二十二)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