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第4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第4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字数: 59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编者:王平//刘清君//陈星|
  • 商品条码: 978730815125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7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生物医学传 感与检测技术的有关基础知 识和近年来的国内外生物医 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的最新 研究成果。全书共六章,包 括两部分,在前半部分中着 重介绍了有关现代生物医学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以及所涉及的有关基础知识 ,包括人体生理信息与分子 生物医学基础、现代生物医 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包 括基本敏感效应、基本结构 和基本的加工工艺。在后半 部分中,介绍了具体和典型 的物理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化学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和生物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及其在生物医学中新的应用 。 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将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与检测技术紧密结合予以介 绍;其次本书的前半部分的 基础知识部分与后半部分中 各类具体的传感器及其应用 相互联系和补充;最后本书 的叙述思路是从分离传感器 件到集成传感器、再结合检 测技术到传感器检测系统和 传感器智能系统,从物理量 传感器的宏观检测到化学量 、生物量的微观检测的过程 。 本书吸收了目前国际上 广泛采用的微型化、集成化 生物医学传感器设计技术和 微加工技术,并结合相应的 检测技术,较全面地介绍了 现代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原理 、结构及其检测方法。并结 合典型的实例介绍了上述技 术在生物医学、人体健康、 环境科学和医药卫生等方面 的最新应用。 本书可供生物医学工程 学、生物医学电子学、仪器 科学、检测技术及仪器、传 感技术以及生物医学等专业 的师生和相关的科技人员参 考,也可供对该领域有兴趣 者阅读和自学参考。
作者简介
陈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省重症医学科技创新团队子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获得9项国家专利,其中5项发明专利。国际刊物Cancer Research、Cancer、Lung Cancer、PLOS One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等审稿人。现任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的概念 1.1.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1.1.2 传感器的分类 1.1.3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2 主要特点 1.3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 1.3.1 无创和微创检测 1.3.2 体内外信息检测 1.4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特点 1.5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二章 人体生理信息及分子生物医学基础 2.1 人体的生理信息与分析 2.1.1 人体生理信息与诊断 2.1.2 人体细胞电位 2.1.3 循环系统生理信息 2.1.4 呼吸系统生理信息 2.1.5 神经系统生理信息 2.1.6 消化系统生理信息 2.1.7 感觉器官生理信息 2.1.8 其他生理参数及其测量 2.2 分子生物医学基础 2.2.1 细胞 2.2.2 基因 2.2.3 受体 2.2.4 离子通道 2.2.5 抗体 2.2.6 酶 思考题 第三章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 3.1 传感器的敏感技术 3.2 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3.3 传感器的集成制造技术 3.3.1 单片集成半导体技术 3.3.2 陶瓷制备技术 3.3.3 薄膜和厚膜技术 3.3.4 多聚物的工艺 3.3.5 光纤技术 3.4 生物医学传感器检测技术 3.4.1 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3.4.2 调制解调技术 3.4.3 接口和数字信号处理 3.5 改善传感器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 3.5.1 改善传感器性能 3.5.2 提高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3.6 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误差分析 3.6.1 检测误差和分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