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与结构整合设计理论与策略

建筑与结构整合设计理论与策略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张思慧|
  • 商品条码: 978711231340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16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文艺复兴之前,建筑结构的静力学仅仅是建立在直觉和模型实验基础上的经验规则,但科技革命将其转变为一门真正的科学。18 世纪中期,工程师开始利用计算的方式量化结构的力学行为并获得其在技术理性下的“最佳形式”。进而,在专业化的需求下,传统的建造活动逐渐被分化为建筑设计和工程计算两个独立的领域,这一转变曾为人类社会带来非凡的成就。但是,如今这种在技术单一视角下的“一元”的建筑结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跨学科合作以及整一性重建的时代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尝试通过建筑与结构双重视域的融合,形成一种可以囊括结构技术与非技术双重属性的理论模型,作为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共同语言”,使双方通过加强彼此领域中的“结构”观念的关注和理解,获得对于建筑结构相关问题的完整认知,得以在建筑与结构的边界产生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二元”建筑结构的研究通过对技术哲学相关理论的综合,从建筑与结构的双重视角下,对两者的整一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剖析。对建筑师和工程师边界的拓展,以及建筑技术的价值负载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一元”建筑结构体系下的“二元”抗争 第3章 “二元”建筑结构下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反思 第4章 “二元”建筑结构与空间的整合 第5章 “二元”建筑结构观念中的技术与文化 第6章 “二元”建筑结构的设计操作——以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为例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深圳国际交流学院项目介绍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