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阳佘家嘴聚落

云阳佘家嘴聚落

  • 字数: 900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作者: 编者: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 商品条码: 97875615969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云阳佘家嘴聚 落遗存,首先介绍其历史地 理和自然环境,回顾了 1993-2003年间厦门大学等 机构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 工作,以及资料整理与研究 情况。 书中详细阐述了聚落遗 存的地层、年代与聚落空间 ,对不同发掘区的地层、分 期与年代进行分析,展现了 聚落形态从周代到明清的空 间演进。分章节介绍了周代 、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 清时期的文化遗存,涵盖地 层内涵、聚落遗迹、墓葬等 方面。 最后,从周代文化土著 性与融合变迁、汉唐聚落形 态特点、汉民人文内涵以及 历史进程特性等方面进行研 究与认识。附录包含相关遗 迹登记表和图版,为研究该 聚落提供了丰富资料,有助 于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 化发展脉络。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余家嘴聚落遗存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环境 一、万县、云阳交界的历史沿革和政区变迁 二、余家嘴聚落遗存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二节 余家嘴聚落遗存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 一、1993—1994年四川大学的文物保护初步规划 二、2000年厦门大学第一次发掘余家嘴遗址 三、2001年厦门大学第二次发掘余家嘴遗址 四、2002年厦门大学第三次发掘余家嘴遗址 五、2003年春厦门大学第四次发掘余家嘴遗址 六、2003年秋厦门大学第五次发掘余家嘴遗址 七、2002年福建博物院发掘营盘包墓地 第三节 余家嘴聚落遗存的整理与研究 一、余家嘴遗址和营盘包墓地的聚落形态统一性 二、余家嘴聚落遗存的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第二章 地层、年代与聚落空间 第一节 聚落遗存的勘探 一、余家嘴遗址的钻探 二、营盘包墓地的钻探 第二节 分区发掘与地层关系 一、中河地发掘区的地层、分期与年代 二、大田嘴发掘区的地层、分期与年代 三、余家嘴发掘区的地层、分期与年代 四、巴阳溪畔楼子榜、打铁坡发掘区的地层、分期与年代 五、营盘包发掘区的地层、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总体分期与年代 第四节 地层遗存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的空间演进 一、聚落遗迹与墓葬遗存发现概述 二、周代遗存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的初成 三、秦汉六朝遗存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的较大规模扩张 四、隋唐宋元遗存的分布与较大规模聚落形态的持续发展 五、明清遗存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的进一步成长 六、古代聚落人文成长、演进的趋势与特点 第三章 周代文化遗存 第一节 发现概述 第二节 周代地层内涵 一、石 器 二、陶器(片) 第三节 周代的聚落遗迹与内涵 一、聚落形态初成迹象 二、陶窑遗存 第四节 东周墓葬与内涵 一、中河地台地 二、大田嘴台地 三、营盘包台地 第五节 分期与年代 一、早期墓葬 二、晚期墓葬 第四章 秦汉六朝时期的文化遗存 第一节 发现概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