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 出版社: 上海音乐
  • 作者: 唐满城 金浩
  • 商品条码: 978780667597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4
  • 印次: 2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 法》是唐满域教授和金浩 在北京舞蹈学院历届中国 古典舞系教育专业授课实 践中逐步完善而成的教材 。其宗旨是把身韵教学积 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一种 科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教 学模式,在教学示范和思 维上给予学生 限度的 锻造与启发。“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身韵教学法 正是秉承了挖掘学生创造 性潜能的教学任务与教学 理念, 终达到让学生熟 悉教材、运用教材和发展 教材的目的。
作者简介
金浩(笔名:古风),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中国古典舞系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著作有: 《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专著·获上海市 图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二等奖)、《新世纪中国古典舞发展十年观》(专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合著·获北京市高教精品教材项目奖)、《中国古典舞简明教程》(主编)、《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主编)、《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法》(执行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副主编)、《舞蹈鉴赏》(副主编)、《桃李舞春秋》(副主编)、《中国古典舞剑舞教程》(编委)。曾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理论评论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一等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二等奖”;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二等奖;北京市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文艺评论二等奖;北京舞蹈学院2008—2009学院奖“学术论文一等奖”。作为《中国古典舞表演教学研究》完成人之一,此课题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撰写北京舞蹈学院校庆50周年专场晚会《如此多娇》文字台本。本人在 大剧院、国子监国学大讲堂、超星名师讲坛及多所大学开设艺术讲座,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艺术特长生评委。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进行艺术交流。
目录
总序 编写说明 章 身韵理论概述与分析 节 身段课(身韵)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身韵的训练价值与美学意义 第三节 “形、神、劲、律”——身韵的核心 第二章 身韵的基本术语与概念 节 基本站式与步位 第二节 基本手型 第三节 基本手位 第四节 基本手位造型 第五节 “拧、倾、仰”的概念 第六节 “平圆、立圆、 圆”的概念 第七节 “点、线、面”的概念 第八节 “凝神、聚神、放神”的概念 第三章 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节 盘坐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提、沉 第三节 冲、靠 第四节 移 第五节 旁提 第六节 动律元素训练的价值 第四章 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 节 云肩转腰 第二节 云手系列 第三节 燕子穿林 第四节 青龙探爪 第五节 风火轮 第五章 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及运用 节 盘手 第二节 穿手 第三节 晃手 第四节 摇臂 第五节 大刀花 第六节 基本步法 第六章 身韵教学法保留短句、组合示例 节 冲靠短句 第二节 摇臂短句 第三节 摆扣步短句 第四节 燕子穿林短句 第五节 基本手位组合 第六节 盘手组合 第七节 云肩转腰组合 第八节 云手强化组合 第九节 冲靠、大开大合云手组合 第十节 云手大揉球组合 第十一节 青龙探爪组合 第十二节 刚武型表现组合 第七章 身韵教学法标准答卷与教学口诀示例 节 身韵教学法标准答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