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朝鲜·1950

朝鲜·1950

  • 字数: 406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刘峥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09028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0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6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朝鲜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崛起之战”、“立国之战”。1950年的朝鲜,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挟仁川登陆胜利之余威,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刚刚从战争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面临异常艰巨的考验与挑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毅然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与世界上装备最现代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较量。世界舞台上从此有了红色中国的话语权。
目录
引 子/ 1 第一章 仁川登陆/ 3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力排众议,毅然选择在仁川登陆,乘虚而攻,力图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斩断,从而彻底扭转朝鲜半岛的战局。出人意料的是,他成功了。 第二章 东北边防军/ 19 总参作战室参谋雷英夫,发现了美军企图在仁川登陆的阴谋,立即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其实,在身经百战的中国军人中,发现麦克阿瑟图谋的又何止一个雷英夫?在此之前,邓华等已经向中央报告了13兵团的判断。 第三章 台湾 :错失的机遇/ 29 1949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命令粟裕在上海战役结束后,立即组织第三野战军做好攻台准备。6月,决定采取“逐岛攻击,最后夺取台湾的战略”。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困顿中的国民党政府注入了强心剂,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 第四章 艰难的抉择/ 41 毛泽东力主出兵朝鲜,但支持者却寥寥无几。关键时刻,彭德怀不顾个人安危,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毛泽东的主张。面对彭德怀的试探,毛泽东大手一挥:不提他,林彪这个人,打起仗来一向是谨慎有余,胆略不足…… 第五章 风雨鸭绿江/ 57 1905年的旧中国给麦克阿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在他眼里,积贫积弱的中国依然是被任意宰割的羔羊。经过5次战役之后,朝鲜人民军被分割成3部分,短时期无法形成战斗力,金日成倍感国力空虚和身心疲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到来为危难中的朝鲜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六章 狭路相逢/ 101 韩军第6师2团在团长咸炳善率领下,按照战斗队形,向中朝边境挺进。他以为前方的道路上已经铺满了金达莱,他将成为韩国的英雄,万古流芳。不幸的是,志愿军已经在他的前面布下了“口袋”,等他来钻。志愿军第40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对韩军的围歼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第七章 云山:中美军队的首次较量/ 143 白善烨从战斗中判断,眼前的敌人不再是朝鲜人民军。因为志愿军的出现,这位刚被提拔的韩军第2军军长又跌回了师长的位子。志愿军第39军意外地发现,与之交锋的是美军骑兵第1师——一支来自美国、成立100多年来没有败绩的王牌部队,两军在朝鲜细长的国土上狭路相逢。 第八章 黄草岭、赴战岭/ 179 麦克阿瑟将两支大军分成东西两路,发动“钳形攻势”。但是他忘了,老虎钳之所以能够夹断金属条,是因为有一个可以整合两股力量交叉的支撑点。彭德怀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支撑点,随即派兵坚守。使得麦克阿瑟的“钳形攻势”,变为两股各不联系的单独力量。 第九章 “美国黑人团”/ 205 38军虽然忠心耿耿地执行“志司”的命令,却因为一个未经核实的假情报贻误了战机,打乱了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中歼灭李承晚两三个师的战略部署,造成熙川的韩军第8师逃跑。彭德怀大为恼火,连问了三个为什么,吼道:“让38军给我追!” 第十章 攻守飞虎山/ 223 飞虎山是通往军隅里和价川的必经之路。如果“联合国军”通过这里,就可以继续北上;如果志愿军占领了飞虎山,那么“联合国军”的脖子就卡在了志愿军的手里。335团在断水断粮的困难情况下,扼守飞虎山5天5夜,歼灭“联合国军”1900余人,为志愿军转移集结,积蓄力量,准备进行第二次战役立下汗马功劳。 第十一章 补给线/ 255 由于中美两国国力的巨大差异,“联合国军”并未出现运输线长、补给困难的问题;相反,真正发生后勤供应问题的却是志愿军,成为束缚志愿军进一步扩大战果的绊脚石。然而,麦克阿瑟却得出“敌人的后方近在咫尺,其补给随手可得”的臆断。 第十二章 诱敌北进/ 281 尽管38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是没有完成“志司”布置的任务,军长梁兴初受到了彭德怀严厉批评。梁兴初觉得委屈,不免要申辩几句。彭德怀见梁兴初不服气,顿时火冒三丈:“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挥泪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第十三章 圣诞节攻势/ 313 踌躇满志的麦克阿瑟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将在圣诞节前展开攻势,以便完成统一朝鲜的任务。与此同时,志愿军根据彭德怀的命令已经完成了战役部署。 第十四章 冻馁长津湖/ 329 志愿军在朝鲜遇到的困难,实在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荆棘丛生,道路曲折,白雪皑皑,饥寒交迫的十数万将士在与险恶的大自然、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做殊死搏斗,部队每前进一步,都在用鲜血和肉体与死神做无情的抗争。 第十五章 土耳其旅的噩梦/ 359 土军凶悍的外表,飘动的胡须以及佩带的大刀,无不给人以粗野剽悍之感。他们在战斗中擅长进攻,而且不给对手留下丝毫余地。为了确保战役的突然性,王丕礼毅然带头脱掉大头鞋,绑好鞋带,两头一系挂在胸前,光着脚踏进雪窝里。大家一看政委都光了脚,纷纷脱下大头鞋,悄无声息地向土军摸去。 第十六章 生死“闸门”/ 379 三所里不仅是个险要关口,同时也是彭德怀立志要截击美军主力南逃的陆地“闸门”,更是“联合国军”急于逃离苦海的心理闸门。枪声夹着电波传到了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的指挥部,他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在美军的后方纵深竟会出现志愿军的大部队,尽管敌方屡次上演穿插迂回的拿手好戏…… 第十七章 血战松骨峰/ 399 朝鲜战争是决定中美对弈胜负的关键一仗,如果中国胜利了,那么百年来盘桓在中国人民头上耻辱的帽子将被彻底掀掉;如果美国胜利了,那么,朝鲜战争就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中国大陆面临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中美两军在朝鲜北部的松骨峰、书堂站一带展开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较量。 第十八章 回归“三八线”/ 425 在麦克阿瑟被解职的一瞬间,电波传遍了整个美国。顿时,成千上万封电报飞进国会,巨幅标语挂在街头:“沉痛悼念麦克阿瑟将军在政治上被暗杀!”布莱德雷指出:“坦率地说,扩大与红色中国的战争,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如果采取这种战略,就会使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 主要参考文献/ 4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