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研究

  • 字数: 296
  • 出版社: 西南交大
  • 作者: 编者:马经义|
  • 商品条码: 97875774031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秉持“一心、两径、三阶 、四人、五德、六能”先进 理念,本书以别具一格的“ 三阶人文课程体系”为纲领 ,纲举目张,将课程建设与 开发置于重中之重,有序集 结各方灼见。详细来看,一 阶课程稳扎第一课堂主阵地 ,四门思政课程领航,心理 健康、汉语应用、信息技术 、礼仪涵养、职业规划等多 元课程协同发力;二阶课程 巧借网络东风,以线上形式 延展文化视野;三阶课程扎 根第二课堂土壤,劳动实践 、素养淬炼、社团历练百花 齐放,各阶课程特色鲜明又 一脉相承。
作者简介
马经义,男,生于1981年,四川绵阳人。红学研究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中市红楼梦学会顾问。现任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现已出版《中国红学概论》《红楼文化基因探秘》《红楼十二钗评论史略》《从红学到管理学》等专著8部,发表红学论文50余篇、研究著述300余万字。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主持研究国家、省厅级课题6项。曾获得全国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四川省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四川省赛二等奖、四川省高职研究中心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目录
一阶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马经义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研究 马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六维同构、三课协同”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秦佳梅 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秦佳梅 高职思政课“双线同行 三堂联动 五步递进”育人教学模式研究 文全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堂联动”实践体系 文全 高职思政课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 杨娅妮 互联网条件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杨娅妮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馨馥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王馨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 马晓英 问题教学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马晓英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内涵、路径与措施 马晓英 以有意授无意——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秦佳梅 劳动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设计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蒲钰萍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语文提升少数民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蒲钰萍 巴蜀文化视域下四川民办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黄怡 美育视角下高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黄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与实践 杨小莉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心模式探析 杨小莉 “教学做合一”视野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杨小莉 大学“礼仪与修养”课程建构探析——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礼仪与修养”课程建构为例 段玲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融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段玲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 段玲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马莉 基于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研究 马莉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网络育人探索与实践 马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三层三阶全程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马晓龙 二阶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马经义 高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 马经义 中国古典诗词的“三维读法” 马经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三层读法” 马经义 中国古典散文的“三境读法” 马经义 《红楼梦》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研究 马经义 高职院校《红楼梦》课程建设路径与方法研究 马经义 《红楼梦》“三层三阶”视频课程建设研究 马经义 三阶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养成长效机制及其协同推进模式建立的实践研究 张元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生活化实施路径研究 张元 高职院校美育途径研究 秦佳梅 以环保社团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索——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绿世界环保协会为例 杨小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