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朝陪都及其经济研究

宋朝陪都及其经济研究

  • 字数: 384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何强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1674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厘清京都与城市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多维空间的方法与视角,从“首都-陪都”的基本关系入手,对宋朝陪都的建立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宋朝陪都的设立都遵循“实用至上”的原则,并未有统一的“京都之制”,然而唐、五代以来的府制及其属县地位的提高仍是宋王朝构建其“京都意象”的重要标准;宋朝各陪都在拱卫首都安全及分担首都政务上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权力构建陪都的地位与功能一样,各陪都经济的发展亦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作为第二权力中心的陪都参与并支撑着以首都开封为中心的“全国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各陪都是宋王朝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都与大宋王朝的兴亡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何强,1988年生,甘肃临洮人。现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史、医疗社会史、西北区域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项,参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等的编撰工作。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古代文明》《暨南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历史教学》《宋史研究资讯》《国际儒学(中英文)》《中国科技史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3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全文转载,1篇被《历史与社会(文摘)》摘录。
目录
序言(徐规) 绪论 第一节 意义、概念与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研究方法与视域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主要观点及创新 第一章 唐宋都城体系的变迁 第一节 唐五代都城体制概述 一、唐朝都城体系及其变迁 二、五代的“多都”体制 三、唐五代都城体制的影响 第二节 中唐五代开封地位的变迁 一、“安史之乱”后开封地位的变迁 二、五代时期开封的地位变迁——以洛阳、开封首都之争为中心 第三节 宋都开封及其地缘格局 一、五代格局与宋都开封 二、从“侍兵”到“以城”:宋都开封守御之策的转变 三、“德守”与士大夫道德 第二章 北宋陪都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宋朝陪都的设立原因及经过 一、宋承周制与西京洛阳 二、“兴王之地”观念下的隐秘:陪都南京之设 三、“无限恐惧”与“有限理性”:北京大名府的设置 第二节 陪都“京都意象”的构建 一、府制变迁与唐宋“立都意识” 二、陪都实体的营建 三、京都意象的构建 第三节 北宋都城功能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一、如何理解首都与陪都的关系 二、陪都与首都安全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三、“分邦政务”:陪都与首都政务 第三章 “空间”视域下的陪都经济(上)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本质与特点 一、古代城市的权力起源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的重新起源 三、“城”:中国古代城市的“本质” 第二节 城墙与城市经济的空间界域 第三节 陪都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西京洛阳的城阙与坊市 二、南京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比较 三、陪都所见唐宋城市空间的“常”与“变” 第四节 陪都的城市经济——以城市空间结构为重心 一、在城空间的经济发展 二、城外空间的经济 三、陪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位 第四章 “空间”视域下的陪都经济(下) 第一节 陪都区域财经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一、地方财经体系 二、原额主义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陪都地方经济与财赋调配 第二节 陪都诸镇与路分经济 第三节 陪都与“全国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全国市场”概念及“开封模式” 二、开封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经济力量”与全国市场——以果品流动为例 四、多核支撑:陪都与全国市场 第五章 宋室南渡与陪都建康 第一节 宋室南渡与高宗驻跸之所 一、南渡维扬 二、临安与建康之间 三、从温州到临安府 四、驻跸地中的建康府与临安府 第二节“直把杭州作汴州”:定都临安过程中的亲征之行 一、高宗再驻临安与宋金和战 二、高宗平江总师抗金、齐 三、张浚北伐刘豫与高宗驻跸建康 四、淮西兵变与高宗回銮定都临安 五、临安“行在所”的意义:从现实政治到观念史 第三节 建康府的“陪都建制”与“陪都叙述” 一、建康府的“别都”之议及陪都建设 二、皇帝诏、敕等文书中建康府的“陪都叙述” 三、其他官、私文献中建康府的陪都书写 第四节 建康府的权力配置与经济发展 一、建康府的政军机构与军、民人口结构 二、建康府城的城市经济发展 三、建康府的财经政策与府域经济发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