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政策与实践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政策与实践

  • 字数: 283
  • 出版社: 中国财经
  • 作者: 刘冬梅//李哲//杨洋|
  • 商品条码: 978752233921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 力的核心要素,不断推动生 产力的更新,引领生产关系 的变革。这既是人类文明进 化的历史规律,也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本书把历史变 迁与演进规律的分析,同时 代特征与未来趋向的探讨有 机结合起来,从理论、体制 、要素、产业和区域五个方 面展现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 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和紧密 互动,推动了关于科技创新 驱动生产力变革内在机制的 认识,探究了当代发展新质 生产力对改革完善国家创新 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要素、 塑造引领未来新型产业的内 在要求,总结了当前我国不 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多元实践。本书为深 化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认识与 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
目录
第1篇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历史 第1章 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理论基础、历史规律与现实路径 1.1 引言 1.2 关于新质生产力内涵的三个基本问题 1.3 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4 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作用 第2章 科学理解和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内涵、国际比较与政策启示 2.1 全要素生产率(TFP):基本内涵 2.2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全球对比分析 2.3 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周期、追赶与停滞 2.4 启示与建议 第3章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3.1 科技革命驱动产业变革引致生产力跃迁的条件 3.2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特点 3.3 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着力点 第2篇 科技体制改革与新质生产力 第4章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举措 4.1 引言 4.2 文献评述 4.3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耦合 4.4 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建设 4.5 结论 第5章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5.1 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源流与内涵特点 5.2 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 5.3 围绕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5.4 结论 第6章 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 6.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6.2 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机制问题 6.3 改革建议 第7章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双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 7.3 既有技术范式支撑下的生产力的保护和提升 7.4 技术实现突破式创新情境下的产业生命周期与新质生产力 7.5 结论与展望 第3篇 创新要素与新质生产力 第8章 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模型及生态环境 8.1 引言 8.2 文献综述 8.3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型人才 8.4 构建基于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模型 8.5 4所C9高校的实践: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最优人才生态 8.6 结论与展望 第9章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9.1 文献综述 9.2 基于“技术—经济—治理”范式的财税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解构 9.3 财税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 9.4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财税政策挑战与应对 第10章 畅通金融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高效配置的路径 10.1 科技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 10.2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 10.3 新质生产力对科技金融提出新需求 10.4 政策建议 第11章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要素配置与组织运营视角 11.1 引言 11.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11.3 研究设计 1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11.5 结论与建议 第12章 大数据能否催生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2.1 引言 12.2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12.3 研究设计 12.4 实证结果 12.5 进一步分析 12.6 结语 第4篇 产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第13章 为未来产业营造适宜的创新生态 13.1 未来产业的内涵及创新生态特征 13.2 营造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的现实因素 13.3 营造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的政策方向 第14章 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构建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14.1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逻辑揭示 14.2 中国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4.3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产业体系价值理论修正与突破 14.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策略 14.5 结论 第15章 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与对策 15.1 文献回归 15.2 发展动力分析:技术市场治理三重逻辑框架 15.3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15.4 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设计 15.5 结语 第16章 科技创新促进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16.1 文献综述 16.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16.3 研究设计 16.4 科技创新促进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证分析 16.5 进一步分析 16.6 结论与建议 第5篇 区域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第17章 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观察与思考 17.1 引言 17.2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 17.3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北京实践 17.4 对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思考 第18章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体系与构建路径——以天津市为例 18.1 新质生产力、创新范式变革与区域创新体系新框架 18.2 战略选择与建设路径 第19章 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助推河北省新质生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