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战略研究丛书-粤剧流派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战略研究丛书-粤剧流派传承研究

  • 字数: 475
  • 出版社: 中山大学
  • 作者: 谢文艳|总主编:宋俊华
  • 商品条码: 978730608284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粤剧流派传承为 研究对象,通过还原粤剧不 同流派争奇斗艳的历史面貌 ,揭示粤剧发展历史规律, 弘扬发展粤剧流派。内容包 括:绪论;第一章粤剧流派 概述;第二章粤剧的流派; 第三章粤剧流派的传承;第 四章非遗保护视角下粤剧流 派传承;结论:粤剧流派的 传承应确保粤剧艺术的生命 力为前提,坚持整体性保护 ,坚持个性化传承和共性化 传承并存。另附传承人访谈 记录和流派信息表格,形象 、多元地展示粤剧流派传承 的历史面貌。
作者简介
谢文艳,女,山东莒县人,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从宋俊华教授,获得中国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国传统戏剧传承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 一、粤剧流派的概念 二、“传承”的概念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粤剧基础研究 二、粤剧流派研究 三、粤剧传承研究 四、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粤剧流派概述 第一节 粤剧流派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粤剧流派概念研究 二、粤剧流派的概念及分类 三、粤剧流派的基本特征 四、粤剧综合流派和粤剧唱腔流派的关系 第二节 粤剧流派形成的时间 一、粤剧流派名称的出现 二、“名角儿”制促进流派出现 三、粤剧各流派形成时间 第三节 “白派”之争释疑 一、白驹荣形成流派的时间 二、白玉堂成名时间 三、白玉堂与“薛马”抗衡 第四节 粤剧南派艺术 一、粤剧南派艺术概述 二、靓少佳——粤剧南派小武坚守者 三、粤剧南派艺术的本质 第五节 粤剧流派的本质和历史意义 一、粤剧流派的本质 二、粤剧流派的历史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粤剧的流派 第一节 “驹派”“红派”及旦脚唱腔流派 一、“驹派”概述 二、“驹派”的传承脉络 三、“驹派”艺术及其传承 四、旦脚流派代表剧目 五、“红派”和“芳腔”的传承 第二节 “白(驹)派”“白(玉)派”及小生唱腔流派 一、“白(驹)派”概述 二、“白(驹)派”的传承脉络 三、“白(驹)派”艺术传承 四、“白(驹)派”和“白(玉)派”表演风格 五、小生行当唱腔流派的发展 第三节 “薛派”及文武生唱腔流派 一、“薛派”概述及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