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 助产的相关概念/1
二、 助产工作概况/3
三、 学习助产导论的意义及方法/5
第二章 助产发展概况/7
第一节 国际助产的发展概况/7
一、 国际助产士联盟/7
二、 国外助产发展概况/8
第二节 我国助产的发展历程/9
一、 助产雏形/9
二、 助产专业化/10
三、 助产分化/10
四、 助产发展/11
五、 助产展望/11
第三节 孕产期保健管理体系/11
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级妇幼保健行政部门/11
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妇幼保健行政部门/11
三、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12
四、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2
第三章 助产学理论及支持性理论/13
第一节 助产学理论概述/13
一、 助产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13
二、 助产学理论的分类/14
三、 助产学核心概念/14
第二节 助产学理论/15
一、 母性角色塑造论/15
二、 躺椅理论/17
第三节 助产学的支持性理论/19
一、 健康本源论/19
二、 需要层次理论/20
三、 一般系统论/22
四、 压力与适应理论/24
五、 沟通理论/28
第四章 助产相关护理理论及知识/3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35
一、 健康/35
二、 疾病/37
三、 健康促进/40
第二节 护理理论和模式/42
一、 奥瑞姆自理理论/42
二、 罗伊适应模式/43
三、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45
第三节 护理程序/46
一、 护理评估/47
二、 护理诊断/49
三、 护理计划/51
四、 护理实施/53
五、 护理评价/53
第五章 助产士的角色/56
第一节 助产士的职业角色与角色关系/56
一、 角色概述/56
二、 助产士的主要角色/57
三、 生育服务中的助产角色关系/58
第二节 助产士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角色作用/59
一、 孕前期/59
二、 妊娠期/61
三、 分娩期/65
四、 产褥期/68
第六章 助产士素质与行为规范/ 72
第一节 助产士的素质/72
一、 思想道德素质/72
二、 科学文化素质/73
三、 专业素质/73
四、 形象素质/75
五、 身体和心理素质/75
第二节 助产士的行为规范/75
一、 助产士行为规范的主要特征/75
二、 助产士的仪表与举止/76
三、 助产士的语言规范/80
四、 助产士其他行为规范要求/83
第七章 助产质量管理与职业防护/86
第一节 助产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86
一、 助产质量安全管理目标/86
二、 产房环境及物品管理/87
三、 产房助产士的人力资源管理/90
四、 助产服务中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管理/90
五、 常见风险防范/93
六、 护理文书及智慧管理/93
第二节 职业防护/96
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97
二、 标准预防/97
三、 助产士职业暴露/99
四、 助产士职业防护措施/100
五、 职业暴露处理程序/101
练习题答案/ 105
参考文献/106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